秋野落日
來源:作者:陳希瑞時間:2014-09-03熱度:0次
寫下這個題目,最先涌入腦海的是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毕胂氚?,那遼闊無際的荒漠沒有一絲風(fēng),一縷渺渺硝煙直直的飄向天際,萬里黃河自西向東,像玉帶一樣從大漠里流來,一輪渾圓的紅日,正懸掛在西邊天際地平線上。天空寥廓,落日靜美,我讀出了一種孤獨、蒼涼之美。
曾看過一篇《家園落日》,佩服作者的那份機敏與匠心。
那戈壁落日,泛黃而古舊。那云海落日,飄而柔曼。那平原落日,總是一成不變地接近地平線。那大海落日,其實在我,則分明讀出了博大與幽深。
其實,最美麗、最讓人心動的落日,非秋野莫屬。
想想飛鳥吧,不也知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么,想必那伶俐的翅膀上,還粘著玉米花粉呢,想必那圓圓而清澈的眸子里,定然閃現(xiàn)著一片落霞的色彩吧。
想想往日那終日埋頭拉犁的耕牛吧,它那虎實實的身子,是多么彪悍有力!想必它那明亮的眸子里,定然閃現(xiàn)著落日的余輝吧。
如此想來,想想自己終日如螻蟻般忙忙碌碌,竟忽視了眼前這許多的美麗,真是一件憾事呢
可我要說,還是來秋野看看吧,看看那落日。
那是個多么朗潤的秋日,有綠樹掩映著的村子,靜謐、安詳,村子里不時地傳出幾聲狗吠,上空正飄散著那如同父親的老旱煙般的縷縷炊煙,誰家的門前,不時地傳出陣陣女人們爽朗的說笑聲,哪里還看得見一個完整的天空?或者說,是村子,綠樹,莊稼,占據(jù)了天空的一部分啊。如果,此時把目光瞄向西邊天,落日竟如此靜美,把她的光輝灑向無邊的玉米地,灑向羞紅了臉的紅高粱,灑向河邊幽深的林子。
如果,有一副丹青妙手,定然會鋪展畫紙,揮毫潑墨,濃墨重彩,留下難忘的瞬間。
如果,有數(shù)碼相機在手,定然會快速捕捉,按下快門,留下霎那間的瑰麗。
不過其實,這些“定格”、這些“捕捉”,往往都帶有凝滯或呆板的成分,似乎都不需要,重要的是用一顆虔誠之心,用一顆感念之心,去好好品味一番那如同徐徐展開的畫卷一樣。
那時候,玉米就像哺乳期的女人,一個個懷抱著可愛的小寶寶,成行成排,密不透風(fēng),驕傲地沐浴在晚霞中。那時候,天似乎更高更藍(lán)了,玉米就那么亭亭玉立在溢光流彩的秋光里,挺拔而有氣勢。一群野雀,正從她的頭頂叫喳喳一掠而過。八月的秋風(fēng),正從她的頭頂上刮過,搖動著她的腰身,散發(fā)著陣陣清香的花粉,會隨風(fēng)飄落下來,飄落在我的頭上、臉上和衣領(lǐng)間,飄落在軟綿綿的櫻子上。
那時候,你說不定還會遇上一個急急往家趕路的莊稼漢子或者村婦。電動車就像一葉扁舟,乘風(fēng)破浪,輕快地行駛在綠野中。落日的余輝照過來,形成一幅幅美麗的、讓人心生無限溫情的剪影。他們的身后,說不定還跟著一條埋頭趕路的小黃狗呢。說不定,他們也是在這樣的時刻,同樣懷有這樣一顆虔誠之心、感念之心,去看一眼秋野上的落日呢。
其實,一個終日在田間勞作之人,不必一個人騎上車子,或者開著小車,專程去田野飽一飽眼福。如果有心,看看落日,那必定是勞作之余的小憩,是醉心的纏綿,是心靈的蕩滌。
醉了醉了,大旱之年,要不是一次次辛辛苦苦地澆水,哪會有滿地的好莊稼?哪會有眼前這副壯美的景象!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甭湎际墙k麗的,多重的,孤鶩是清淡的,單一的。落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秋水長天,天水相接,渾然一體,那是王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全方位立體式的深秋江天圖。我的眼前,透過河邊疏疏密密的林子,或是一片幽深的玉米林,就可以看到西邊天落日那張俊美的臉,紅暈暈的,色調(diào)濃淡相宜,那絕不是調(diào)色板調(diào)出來的色彩,那分明是大海般浩蕩的玉米地與生俱來的深情與美麗。玉米能釀出香醇的美酒,落霞倒映河水,玉米花粉飄落水中,那同樣是一杯芬芳的美酒或香茗呢,醉了日子,芬芳了秋野。
秋野落日,我分明讀出了陶醉與壯美!
我想,秋野上的落日,比日出更有魅力。
2014-8-20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