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副楹聯說開去
來源:作者:呂巖時間:2014-08-09熱度:0次
日前,我讀到一副楹聯,覺得蘊含深邃,立意也好??梢哉f是一位老地質工作者的縮影,充分坦露了他對自己從事過的那份事業(yè)的忠誠和留戀;對與自己朝夕相處、同甘共苦的同事的贊揚和思念;對新時期地質工作的規(guī)劃與發(fā)展的喜悅與憧憬;對新一代年輕地質工作者的希望與祝愿。
這副四言楹聯是門聯形式書寫的,上下聯下面都有小字釋文,聯語和釋文總共52字。上聯:高山清風,釋文是:代代地質人,他們像高山,令人仰止,他們像清風,涼爽而無塵。下聯:松柏精神,釋文是:他們像松柏,情系山野,高潔無私,一心想著礦產與國需。
寥寥52字,極其清晰地概述了一代代地質工作者,始終想著國家對礦產資源的需要。因此,他們甘愿寂寞、甘愿清貧、甘愿吃苦。有的年輕時就告別了敬愛的父母;有的遠離了哺育自己成長的鄉(xiāng)土;有的暫別了心愛的家人和孩子,他們奮戰(zhàn)在荒山野嶺,草漠河川,不怕烈日的狂曬,也不在乎凄風苦雨的侵襲。他們珍惜工作中的每一次順利,也不怕一時的挫折。為了搞清一個個礦種,查對一個個礦區(qū),任何情況下沒有低頭,沒有退縮,而總是像高山那樣凜然屹立;像山風那樣不知疲倦永不停息地吹拂;他們也像松柏那樣郁郁蔥蔥,只知付出,不求索取,永葆高潔。
就是那一代代地質工作者勤勉工作,精心研究,把那么多的賦存狀態(tài)、儲量情況都有了很好的厘清。礦區(qū)預期也有了開創(chuàng)性的局面,真是令人欣喜,也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一代代地質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整個地質行業(yè)一直在攀登一個又一個新的臺階,升上一座又一座高峰,迎來了地質工作的新時期、新輝煌、新形勢。當然,隨著改革的全面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目標,地質工作依然面臨著更加艱巨、更加光榮的任務。當今的地質工作者,他們同樣需要像父輩或前輩那樣不斷進取,更大付出,去爭取更加驕人成績。地質科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專業(yè),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有更加傾心潛心,更加孜孜不倦,鍥而不舍,才能有如愿以償的結果。他們也非常重視礦點、礦區(qū)的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真知就在實地,研究成果也源于此?,F在不論是野外工作的同志,還是在室內搞綜合整理研究,都受到時代的重視和尊敬。他們承載著社會和事業(yè)的希望。他們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深知國家社會四化建設對地礦工作的要求。他們也切實把國家的要求,事業(yè)的責任科學地融于自己的實際工作中。他們也是以深山為家,視礦產資源如生命。雖然在實踐中遇到過那么多艱難困苦,但他們從來沒有后悔,沒有怨言,沒有絲毫的懈怠,依然是非常執(zhí)著地勤跑細敲,做好每一項野外工作,收集好第一手資料,把找礦與科研合理地結合起來,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每當一個礦種或一個礦區(qū)要立項時,他們滿懷信心的夜以繼日地查詢、收集、分析、整理資料、編寫設計,反復討論,確定實施方案。在實踐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問題時,毫不氣餒,靜心地廣泛地參閱資料、專業(yè)論著,更加細心求證,解決問題,每當按時保質保量拿下一個礦種或礦區(qū)工作時,他們總是那樣的喜悅和鎮(zhèn)定。高興的是,看到自己的傾注和辛勤,得到了回報。之所以那么鎮(zhèn)靜,是因為還有更多的項目更多的工作要自己去完成。
現在,無論是實地工作的同志,還是搞研究的地質技術人員,他們都注重技術能力和專業(yè)理論水平的不斷提升。因此,他們的業(yè)余時間,大多被湮沒在書海里。不是系統地研讀專業(yè)經典,就是有目的、有意識地查看專業(yè)期刊、相關資料,用新的理論、新的學說充實自己,武裝自己,做到心中有數,運用自如,實踐和形勢使他們更加地豪邁地面對艱苦光榮的地質工作,以父輩和先賢們?yōu)榘駱?,更加科學求實,更加勤奮扎實地工作,以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