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散文》讀后
《秋雨散文》收錄了余秋雨先生的42篇散文,1994年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我是1995年在太原出差時買到的。18年來,這本書一直和我朝夕相處、形影不離,是放在枕邊的一本書。書中的文字如長年不息的泉水,滋養(yǎng)著我四分五裂的精神和干涸的軀殼。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我的至愛,都能把我?guī)У揭粋€美的領域和一個歷史文化的巔峰時代。每次讀都會讓我得到一次生命意識、人格理念和精神能量的洗禮和燃燒。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于龐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這是《秋雨散文》首篇《文化苦旅》自序中最對我刻骨銘心的一段文字,也是我做人作文的引領和方向。
“我在山西境內(nèi)旅行的時候,一直抱著一種慚愧的心情”“長期以來,我居然把山西看成是我國特別貧困的省份之一,而且從來沒有對這種看法產(chǎn)生過懷疑?!敝钡健澳骋惶?,我在翻閱一堆史料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些使我大吃一驚的事實?!薄敖邮芰诉@樣一個結(jié)論:在上一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現(xiàn)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區(qū),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紀,山西,仍然是中國堂而皇之的金融貿(mào)易中心?!边@是《秋雨散文》中《抱愧山西》一文中的一段文字。第一次讀讓我震撼不已,每次讀我都感慨萬千。山西,是我的故鄉(xiāng),而我真正認識山西愛上山西,卻是在讀了《抱愧山西》之后,所以,我的抱愧,遠比余秋雨先生更痛徹心扉;我的愛,遠比余秋雨先生更久遠厚重。
“我想任何一個早年離鄉(xiāng)的游子在思念家鄉(xiāng)時都會有一種兩重性:他心中的家鄉(xiāng)既具體又不具體。具體可具體到一個河灣,幾棵小樹,半壁蒼苔;但是如果僅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轉(zhuǎn)換成回鄉(xiāng)的行動,然而真的回鄉(xiāng)又總是失望,天天縈繞在我心頭的這一切原來是這樣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詩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圖,詩意頓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鄉(xiāng)的,即便偶爾回去一下也會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沒完沒了的思念,結(jié)果終于傻傻地問自己家鄉(xiāng)究竟在哪里?!边@是《秋雨散文》中我讀的最多的《鄉(xiāng)關何處》中的一段文字。我也是一個早年離家的游子,但我喜歡思念家鄉(xiāng),卻不愿意回去。正如余秋雨先生在《鄉(xiāng)關何處》中寫的那樣,所以每每遇到更強烈的漂泊感受和思鄉(xiāng)情結(jié)難于言表時,我就來讀到這些文字。每每一次讀我都會淚流滿面。故鄉(xiāng)??!“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在《秋雨散文》中,余秋雨先生用一種深邃唯美、奇崛傳神,而又令人沉醉癡迷的文字支撐起了一個大文化散文的茫茫宇宙,我因此獲得了一種精神引渡。
在這里,我無法從人文的高度、文化的層面一一解讀《秋雨散文》中的42篇文章,只能張羅著將此書當作自己永遠的精神巢穴和生命禪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