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傣族村
來源:作者:聶孝明時間:2014-06-22熱度:0次
去云南采風坐飛機、輪船,游歷了九鄉(xiāng)溶洞、石林喀斯特地貌、大理古城、西雙版納花卉園。并淺訪了傣家村。
當巴車到了傣家村,一路跟隨的導游哨哆哩暫時靠邊,傣家村的風情介紹則由小玉接管。小玉是傣族村15名參加競選婦女主任其中之一。她的漢族名字叫玉濤。
村口,有十幾名老人中年人和婦女肩背長腰鼓、短腰鼓、列隊兩邊敲鑼打鼓歡迎我們。游客依次走進寨門,列隊中還有一位尊者傣族人,手拿小銀碗,食指中指拇指往銀碗里蘸一下,象征性地往我們頭上分別一揚。表示歡迎與祝福。
傣族人是沒有姓的,男的都是巖字開頭;女的都是玉字開頭。大街上見到傣族人打聽道,統(tǒng)統(tǒng)稱呼小巖,小玉。還可以叫他們貓哆哩,哨哆哩。
貓哆哩譯成漢語就是美男子帥哥;哨哆哩則是靚女美女。
傣族是中國的母系社會。村婦女主任是傣族村的最高行政主管,書記、隊長都要聽婦女主任的。他們的民族重女輕男。
傣族人住木樓或竹樓。他們一般都住二樓。一樓做儲藏室、堆放雜物,養(yǎng)牲口。
他們三代同堂住在樓上一個大屋里。并且,他們的住室沒有隔墻。而是用蚊帳隔開。老人住在里面,門口住年輕的。小孩夾在中間。老人住黑蚊帳、結婚的住紅蚊帳、姑娘住粉蚊帳、小孩住白蚊帳。出入時,老人和年青人不走一個門。他們的臥室(二樓)東南開一個門,東北開一個門。
游客進大廳要脫鞋。大廳中間有個大柱子,開過光的。意即頂天立地??腿诉M屋都要用手摸一下。摸后,人會健康吉利??腿诉M屋不能拍照。傣族人相信人是有靈魂的,拍照會使人不健康或把人的靈魂帶走。
傣族人如果生個女孩,敲鑼打鼓擺酒慶賀。生個男孩兒、認為是“賠錢貨!”
傣族一夫一妻制?;橐鰧嵭信⒛屑?。嫁過去的男人,要陪送三五頭牛,幾百斤糧食、香蕉樹等。兒女多的傣族人,越過越富。受到傣族人的羨慕。
傣族人房子保持原生態(tài)。他們不裝修房子。油煙到處亂竄,屋里墻壁漆黑。小玉—玉濤說:“不像你們城里人裝修。裝修過的房子,對人體有害。我們村里人均壽命80歲以上。百歲以上老人就有27位。”當然,他們住的地方,是山區(qū),沒有重工業(yè),空氣是天然氧吧,沒有汽車尾氣,生活單純,住在山里爾虞我詐少。這些于他們的長壽,都有一定的關系。
他們的生活方式很隨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像城里人,這個不敢吃,那個也不敢吃,怕得“三高”,怕糖尿病。
傣族人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和城里差不多。他們的年收入幾萬元,幾十萬元,上百萬元的都有。但他們不帶金飾品。他們帶玉、翡翠、更愛戴銀飾品。銀手鐲、耳環(huán)、銀腰帶,銀碗、銀杯、銀筷子,銀梳子、銀簪子等等。他們認為銀子戴的越亮,人的身體越好。哪個地方戴黑了,說明那個身體器官有毛病,要趕緊去醫(yī)治。
傣族姑娘一生有兩條銀腰帶,出生時父母給打一條,結婚時未婚夫給送一條。她們未出嫁時,腰圍控制在一尺八。她們人認為細腰翹臀是美女。只有婦女主任可以擁有三條銀腰帶。婦女主任的銀腰帶是大伙集資打造的。玉濤的銀腰帶重一斤。別人的不知多少斤兩。
玉濤是已婚婦女,對腰圍的約束不是那么重要了。她的腰圍估計在二尺三左右。她讀完了高中,會說一口很流利的漢語。她是15名婦女當中的一位。今年準備參加競選村婦女主任。
傣族婦女有護腰的習俗。從小扎小肚子,姑娘小腹不受涼,不得“宮寒”等婦科病,她們很少有不生育的。
傣族的小孩“放養(yǎng)”,不像城里人的孩子“圈養(yǎng)”。她們的孩子很皮實。一般情況下不吃藥。屙肚子時,拿來銀碗放入開水,等這些開水晾涼了,再兌入點開水,給小孩喝下去,小孩的肚子很快就會好起來。銀碗里的開水產(chǎn)生了銀離子,銀離子代替了抗生素。為什么有些“大仙”“妖婆”拿個銀碗倒入開水,嘴里叨叨咕咕振振有詞治???還說她們使用的是“陰陽碗”驅邪。其實,是銀離子起了作用。當然,這些都是玉濤講給游客的。至于銀碗里的水,是否能治病,還有待于科學驗證。她向游客講銀子的好處,也是在變相推銷銀飾品。我就在“七彩云南”買了一個2070元的銀杯。其中,有20元錢的優(yōu)惠劵。還有價位在1600——1800左右的銀杯,我嫌裝水少,所以買了這個貴的?;亟椈螅腥苏f我上了導游的當了,我覺得值,是純銀的有專利證書。在網(wǎng)上也可以查到。據(jù)說導游的開資要在游客購買的產(chǎn)品中提成……
傣族人信奉小乘佛教,男孩小時候就讓他們出家當和尚,學習文化、禮儀、打造銀器,三年學習期間,學習費用吃飯等,都不用自己掏腰包。
傣族男青年,未“出嫁”前,要到女方家白干三年苦力。三年中勞動所得歸女方家所有。表現(xiàn)好的留下,表現(xiàn)差的,滾蛋。女方家的人,甚至可以在這三年內刁難他們。三年修成正果后,從“奴隸到將軍”。外面的活,不用你干,在家里喝茶水看小孩、做飯。有的飛雞斗狗耍小錢。也有的玩點高雅的,鼓搗琴棋書畫。
傣族人把錢看得較淡。比如掙100元錢,拿出50元吃喝享受。拿出20元捐給寺廟。因為,傣族人的孩子都在寺廟里讀書。寺廟里捐款的錢數(shù)越多,說明寨子里的人們生活水平越高。他們認為把錢捐給寺廟,可保平安積德積福。余下錢做零用。
傣王宮在“文化大革命”時,被燒毀?,F(xiàn)正在修建中。再過幾年去云南傣族村旅游觀光,就可以看到了。
中國非物資文化遺產(chǎn)有11項,其中,傣族等少數(shù)民族就站7項。
傣族是一個古老而又知恩圖報的民族,當年幾十萬熱血知青,幫助傣族人治理家園,傳播漢族文化,使傣族不再封閉落后,甚至,因為種種原因埋骨傣寨,傣族人們不會忘記他們。有的還留下了混血后代。
傣族人特別尊重戴眼鏡的。當年的知青有許多都是戴眼鏡的,他們認為戴眼鏡的有知識有文化。有的戴眼鏡的、甚至可以在嫁到女方家前,不做那三年的苦力。
前頭領我們坐巴車進入傣族村時的那位哨哆哩,就是一位“混血”。她的父親是上海知青,母親是傣族人,她隨母姓,而沒有再回上海。別的導游都忌諱叫她們導游。這位哨哆哩不在乎這些。
在昆明到九鄉(xiāng)時有位阿詩瑪(彝族)導游,不許我們管她叫導游。在游覽麗江時,有位胖金花導游(納西族)也忌諱叫她導游。她認為叫導游,是對她們不尊重。她們上車講解前,就先給游客打預防針,不讓管她們導游。
當我最后一個離開小玉—玉濤時,她說:“你為什么邊聽邊記?”我說:“我的記性不好,只有靠筆來增加記憶,這樣還掛一漏萬那”。她說:“以前,也來過一位作家,也是記筆記?!碑斢駶犝f我是作家時,對我很是再想多說些話。由于時間問題,別的人都走了,我怕被落下。玉濤特例把我送到門口。我說:“為什么不出來送?”
她說:“我們傣族人送客不出屋,出屋是對客人不尊重”……
我們所游歷的傣族村古樸原始,其實,我在休息時,偷偷地到另一處傣族曼養(yǎng)廣村走走,他們居住的環(huán)境和我們參觀的人家天地之差。曼養(yǎng)廣村的富戶,他們住的都是磚瓦結構房屋,翹起的房檐,竹筒式的瓦蓋特別的好看。家家跟別墅一樣美觀。異國風情。雖然我沒敢獨自進屋。但院中有花有果樹,環(huán)境溫馨優(yōu)美得令人心碎。
她們居住的房后,道兩邊的高大棕櫚科椰樹,不遠一棵,排在路的兩邊,上長滿了椰子,樹與樹之間,不遠處樹半腰的牌子上寫:“小心落物傷人”,真是畫圖一樣的環(huán)境,美如仙境。
曼養(yǎng)廣傣族村前,有一棵大榕樹,是大葉榕和小葉榕緊緊的環(huán)抱在一起生長的,就跟一棵樹一樣,此樹獨木成林、十幾個人摟不過來!有一間房子粗。我去過云南好多景點,看過許多古樹。這棵樹、是我見到最粗的一棵。
2008年底,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志曾親自前往曼恩村調研,對“曼杭混模式”給予充分肯定。
2008年溫家寶總理等國家領導人,曾派專家組,來傣族村與傣族老人交流。交流很困難,他們有些老人不會說漢語,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中央領導曾試著讓他們搬出大山,他們都不同意。他們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家園。
字數(shù);3072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