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
來源:作者:南國伊豆時間:2014-04-30熱度:0次
桃 之 夭 夭
文/伊豆
似乎,每個人的心里都需要一處桃花源。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潛的桃花源,是一片忘憂谷,在經(jīng)歷了一千多場花開花落后,讓后世的我們依然沐浴在他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里。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曲到云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王維手中這朵筆力舒健的桃花,比陶淵明還要絢爛多姿吧。
“問君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那一片桃花水,在豪邁詩人的心頭汨汨流出,經(jīng)年不絕……
文人墨客,誰不好這一朵?
桃花,是唐寅的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币黄屡年柟?,幾點花瓣雨,簌簌地落下來,落在醉臥樹下的那個人身上。這芬芳,醉了的何止是酒?紅塵能消萬古愁,琴棋書畫和一壺多情的酒。有了桃花,唐才子雖然落魄,卻也逍遙。
桃花,也是崔護筆下的那位“人面桃花相映紅"的美麗女子吧。
桃花是屬于女子的花。更是屬于《詩經(jīng)。桃夭》里那位粉面含羞的女子的,那一朵夭夭桃花,在人們心頭灼灼了幾千年?
萬花叢中,獨喜這一朵。
春來,那些花園,路旁,江堤、矮墻,籬落,地頭,田邊的花兒“轟”的一聲全開了,像是誰突然間揚起的一聲歡呼,抑或是誰的巨筆臨摹了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的“花氣薰人帖”,簡直就是“花香欲破禪”。這花香讓我常常迷茫,常常懷疑這株開花的樹,是不是席慕容筆下的那一朵?它們是什么時候站在這里的?更多的時候,它們只是作為一棵樹的形象站在那里。綠,才是它們的底色,而開花只是一項美麗的意外吧。
品花如品人。還是喜歡山野的花。像梨花,杏花……喜歡梨花勝雪的清麗絕俗。喜歡杏花的嬌妍柔美,她們都是一朵令人心疼的花,就像戴望舒筆下那位結(jié)著哀愁的女子。讓人駐足,不只是因為她的美!每一朵花都有她自己的品性與住處。有的花住在花園里,蓬蓬勃勃,轟轟烈烈,開到荼蘼,仿佛是從天空翻落的幾朵云團,滿世界的香艷,“亂花幾欲迷人眼”。有的花長在路邊,遠遠望去,像一排引頸高歌的女子,站在那里,仿佛就是專等眾人欣賞的目光。站在路邊的花,總覺得太過風塵,好像一位愛美卻又不知如何打扮的傻姑娘,讓你一眼望穿,沒有一點內(nèi)涵,骨子里有一股子媚俗氣。
很久以前,我一直以為櫻花是日本來的,不屬于本土的花。后來老師告訴我,日本的櫻花是從我們中國去的。其實日本大多數(shù)好東西,除了科技,應都與中國脫不了干系,只是,中國的棄兒去了日本,被他們的美國主子養(yǎng)得肥肥胖胖的,讓我們都不認識了。只怕中國人不懂得珍惜,有了,就奢侈地遺棄。人類就像一群螞蟻在地上爬,誰善誰惡,誰妍誰丑。蕓蕓眾生,都逃不了命運,逃不了血液。
還是喜歡桃花,所有的花中,獨獨桃花擔得起“嫵媚”這個名字。一朵一朵,干干凈凈,卻是我眼里最美的那一朵。“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無意間的一個眼神,就能勾魂攝魄。那地,那水,那眼神,那運氣,一旦沾上了桃花,就顯得與眾不同,讓你心旌搖曳,想入非非。其實,這原本不是桃花的錯。
胡蘭成說,桃花難畫,因為她的靜。她靜,靜的幾近狂野,靜的天真爛漫,靜的自相矛盾。就如西方一位哲人說的“慢慢地趕快”。桃花是浪漫詩人心頭的花,也是花中的浪漫詩人。她只肯灼灼在愛人的心里頭,也只愿夭夭在愛人的眼眸中。她在山野大片大片地開,你不覺得亂,仿佛空山聽鳥,山愈靜。美是一種資本!她安靜地站在她該站的位置,從不在乎別人的目光,艷得清高,美得率性,一生一世只為自己開放!即使是一場巨大的凋零,絕沒有落花人獨立的惆悵,也不會有戀樹濕花飛不起的悲涼。只讓你覺得那輕舞的花瓣,一片一片,似耳邊縈繞的那支古琴的韻律,悠遠,綿長,流芳百世……
那天,朋友打來電話,莫名其妙地問我桃花是什么顏色,我委屈得想哭。不知是為她還是為桃花。我將心頭的”委屈”說給你聽,你說:“你朋友的境界你是不理解的。不像你,今天變蜂,明天化蝶。因為有顆悲天憫人的詩心?;苷Z,石能言。不光喜歡柳、水……天地間萬物。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都修煉成真了,你翩翩地在他們中飛來飛去,問他們春天在哪里,他們哪有時間去想,賺錢都沒時間呢。
可是,我還是想告訴她,桃花是我童年的顏色,那朵桃花長在我童年的原野上。盛開的一朵叫快樂,一朵還是快樂。色彩斑斕的桃花,像天邊的彩虹織在我童年的夢里。小時候,我對桃花沒有什么印象,它美,那也是它作為一朵花應該有的顏色,應該有的美麗。四月,陌上桃花漸歇,沒有一點感傷,好像桃花盛開與我無關,我只關心那蜜汁飽滿的果實。
我還想告訴她,桃花是愛的顏色,開在我十八歲的夢土上。當一粒種子的懷春,一朵陽光的輕吻和著一杯水的充盈。這朵桃花長在我的心壁上,我不再那么關心果實的甜美了,我的心事開在了花上,忽然來了愁:桃花的心是什么顏色的呢?它也有喜與悲?它的笑里可曾含著淚沒有?
你說:“你告訴他們桃花是愛的顏色,夢的顏色,恐怕他們只會更迷糊。你不妨帶一瓣花給他們,帶一縷花香熏染他們的衣裳罷”。
或許是無知才無畏吧。心壁上有了這朵花,不知不覺被她度了去。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秒y呀。如果不難,紅塵會輕許多,如果不難,紅塵會凈許多。但那就不是紅塵了,不是紅塵的時候會是什么呢?
無盡紅塵,無盡美麗,無盡憂傷。
或許,有一天我們不要誰度,我們的身體還在紅塵,心已經(jīng)被度了。被度了,也要坐在家里,坐在琴畔,面對家人,面對小孩,彈著我們的愛,用一顆被度的心……
雪小禪說;“人走在桃樹下,像前世”。而桃花就如那位隔世的女子,在千秋萬世的輪回里,難忘你回眸的那一笑,那一笑……
寫于2014年4月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