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和風箱
來源:作者:張柯平時間:2014-04-24熱度:0次
下班進家門,我聞到一股焦糊味,淀粉制品的。每年都聽消防講座,我對火警很敏感,忙趕進廚房,見媳婦在炒菜。啥味道?糊了唄!媳婦嘟著嘴回答。哦,是媽用微波爐熱饅頭,不知道應該定多長時間,結(jié)果熱過了頭,燒糊了。老太太可能覺得,這么個黑箱子,不見柴不點火的,咋會十幾秒把饅頭熱好呢,所以定了個幾分鐘。那也不能燒成那樣才關電。主婦們都有些潔癖,焦糊的饅頭熏了微波爐,擦了幾遍,老是有味道。老太太又不會用電腦控制的這些玩意兒,我打圓場。你看,平,你們倆上班忙得很,我就想幫個忙么。媽悄悄地坐在小屋的床沿上,局促地并著雙腿,像個做錯事兒的孩子。沒事兒,又不是啥大事情,就當吃烤鍋盔了。我不以為意的說著。其實糊了的饃饃已經(jīng)收納進了垃圾桶,我沒說。城里生活的種種未知,讓老人每天都面臨一些新問題,幾十年的生活經(jīng)驗到這里大多歸于無用,老人終會感到無所適從。年過完后不久,父母便回了。
四月份出差,路過老家,我中途改變行程,回到村里看二老。老家的廚房很大,灶頭是當年外公親自砌的。鍋臺上嵌著一口巨大的黑鍋,口徑一尺八,深一尺多,黝黑黝黑的,泛著一股子陳年的光澤,分家時候得來的,正兒八經(jīng)祖?zhèn)鞯?。土灶靠風箱手動鼓風。對于兒時的我,風箱是個神秘的物件。我們都喜歡搶拽那個雙把的拉手,一拉一推,就能看到火苗神奇地從鍋底冒出來。我們都走了,兩位老人平常做飯多用小鍋,用電灶燒飯。我回來,多張嘴,就重啟了土灶。午間,院子里靜靜的。我坐在灶前的小凳子上拉風箱,啪啦啪啦,啪啦啪啦,整個莊廓里都能聽見這呼吸之聲,厚重得喲,叫人熟醉。媽在一邊的案板上切菜,當當當當,當當當當。我燒水,右手握著風箱把手,拉個三兩回合,左手就扯一把麥草,夾上幾根油菜秸稈送進火塘。灶膛下,風呼呼地往外躥,聽著很有氣勢,可是火苗就是起不來,灶膛中間被強風吹得火灰亂翻,篦子都要露出來了。好久,鍋里才傳出了一陣子熟悉的吱吱聲。水開始起泡了。媽,火起不來么。媽一咧嘴笑了,一邊切著菜一邊頭也不回地說,柴禾甭放得太靠后,這個灶火往后扯呢,風箱拉慢些,勁道大了。我把柴禾棒往灶膛口回撤了半截子,火苗果然旺了好多,水很快開了。
出差的幾天時間很短,總想幫父母做點兒家務。到了飯點我就往廚房里湊,想下手幫忙。父母上了年紀,爸血管有栓塞,醫(yī)生囑咐面條少吃,多吃粗糧,家里中午也不做面條了。我本想和面,最后也只落得個拉風箱的活兒??蛇@風箱也不像當年那么好使了。媽一輩子用風箱和土灶臺,學不會電灶和微波爐。我雖然從小拉過風箱,燒過土灶,但是現(xiàn)在更趁手的卻是微波爐和電灶。風箱沒變,是我的手生了。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