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鈐印
來源:作者:落葉知秋時間:2014-04-04熱度:0次
歲月的鈐印 劉昀 很少留意那些匆忙的歲月,只是每天隨著時間的吆喝,在日出日落中料理風和日麗、風雨雪霜的行程,打點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的過往。也許不經(jīng)意間停留一下腳步,便瘁不及防對鏡的皺紋?;蛘呖桃鈱ふ乙恍└袊@,比如看看城市的人行與車流,看看農(nóng)田的莊稼與暮色,想象一些歲月的痕跡。偶爾一次攝影藝術(shù)學(xué)會相約古跡采風,身臨其境明代顯陵,突如其來感染一種歲月的茫然,這座飄落在鐘祥純德山孤獨的皇陵,如一枚歲月的鈐印,夢幻般印蓋在山川田野之上,在歷史的長河若隱若現(xiàn)?! ∩磉叺幕柿辍 ∫苍S我是真的不知曉身邊有座皇陵,家鄉(xiāng)天門與鐘祥相距不遠,從境內(nèi)出發(fā),不需要到鐘祥城區(qū),驅(qū)車過京山境大約1個多時辰,便到了顯陵座落地?! r至晌午,一路天空時陰時亮,到達顯陵時,明媚的陽光把顯陵和周邊的山嶺、田野映襯得格外明亮。立于顯陵大門對山的路旁,放眼就能縱觀顯陵的大致輪廓。外明塘鱗鱗波光,無拘無束地抒發(fā)著初春的寒意,九曲河邊的新柳在春風里畏畏縮縮;陵園內(nèi)林立的翠柏、碑亭、石像生……,陵園外殘次的林木以及山坡上含苞欲放的油菜花和青青的麥苗,隱約可見歲月的斑痕;來來去去的游人,撒落在陵內(nèi)陵外,無端地演繹逝去的歲月?! ∥铱催^故宮,可沒有著意好奇歷代京城的皇陵,那些隨著時間流逝的生靈,仿佛一種傳說,況且這皇家生生息息的地方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而眼前這皇陵的氣派,足讓我浮想聯(lián)翩,感嘆歲月的繁華,竟是過眼云煙,世代交替,歲月滄桑?! ∶鞒?76年歷史中有16個登過基、掌過權(quán)的皇帝。除了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他的長孫建文帝沒有墳,明代宗葬在北京玉泉山之外,其余13個皇帝都魂歸明十三陵。何以遠在湖北又有這座孤獨的明顯陵? 原來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的同時也創(chuàng)立了一套皇家的規(guī)矩。規(guī)定了長子、長孫逐代繼位的皇位繼承制度,以及皇陵的形制等等。然而,玩樂嬉游出名的明武宗朱厚照生前沒有子嗣。死后經(jīng)大臣商議,把15歲的堂弟朱厚熜從湖北請到北京繼承皇位。朱厚熜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他上臺不久就要追謚生父興獻王朱祐杬為“恭睿獻皇帝”,并在他出生地將生父母的王陵改建為皇陵。諸大臣以不符合禮制而堅決反對,可皇帝堅決要建。為此曾在一天里杖責了十多名大臣。結(jié)果,還是皇帝說了算,為興獻王建“獻陵”。后因“獻”字不吉,嘉靖三年又改稱“顯陵”。嘉靖十年又將自己的發(fā)跡地湖北安陸改稱“鐘祥”,取“祥瑞鐘聚”之吉祥意思。直到嘉靖十九年(1540年),顯陵才建成?! ∥抑挥袕氖妨现械弥P(guān)于顯陵奇特的故事,對歷史我深信不疑,但我更相信歲月,它可以給我太多現(xiàn)實的東西,比如花草的敗艷枯榮,世事的潮落潮起,人生的悲歡離合。歲月總是無休止的變化著我們承受的空間,同樣也變幻著我們步入皇陵隨意想象的夢! 神秘的“宮殿” 進入顯陵大門,左前方還有一道大門,原來這就是新紅門和舊紅門。新紅門為外羅城的門戶,是顯陵陵區(qū)入口的標志,也是顯陵由王墓擴建為帝陵的重要標志之一。與之相對應(yīng)是舊紅門,舊紅門是顯陵為王墓時的門戶。我恰好處于兩門之間,突然感覺自己孤身一人,大約游客們備受好奇心的驅(qū)使,都不打算在這里逗留,或者只是急于尋找皇帝的墳?zāi)梗纯椿实鄣膲災(zāi)咕烤褂惺裁疵孛?? 我想“陵”和“墳”都是葬人的墓,因為“陵”比“墳”高大,所以皇帝的墓就稱“陵”,常人的墓就叫“墳”,“陵”和“墳”就有了本質(zhì)的區(qū)別。而相對于其它皇陵,顯陵稱“皇陵”,也稱“皇城”,“陵”與“城”,很容易讓我們混淆了生與死的概念。的確,顯陵的建筑格調(diào)與奢豪,以及其獨特與神秘,作為景觀與文化的視野,我不能胡思亂想,而用自己的思維和理念去欣賞,去感受?! —氉远毫粼谕饷魈僚c九曲河交匯處,除了一些來不及布滿青綠的草地和嫩芽初上的柳絲,剩下的就是內(nèi)心里對自然風景的自我陶醉,無非不甘于這座孤獨的皇陵孤獨了自己。好奇的打量兩重不在一條中軸線上的新舊紅門,總感覺一種錯落之美,當越過兩塊“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漢白玉“下馬碑”,看一眼殘舊的門柱,我可以不需要太多禮數(shù),便直入舊紅門,遠遠地就望見座北向南的明樓,腳下便是神道。 神道長達290米,它一反左右對稱和通直的原則,作彎曲龍行狀,是為龍形神道。兩側(cè)的石像生尤其出彩,臥獅、駱駝、象、麒麟、立馬、跪馬及文武石仲翁各兩對依次兩兩相對,排列有序、大小適當、形態(tài)生動,完全稱得上明代雕刻之精品。只是兩排補栽的柏樹,與這石像生的年輪格格不入,原來那些蒼松古柏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大煉鋼鐵時被砍光了。不過,神道磚和一對華表保存完好?! ⊥魰L攝影藝術(shù)學(xué)會的一班人,不知什么時候又湊到了一起,原來這里有了一位美女導(dǎo)游,銀鈴般的聲音,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在游客的圍困之中那優(yōu)雅的舉止……無論言語和神態(tài),都煽動著一種誘惑。玫瑰之約的倪老板迫于職業(yè)的習(xí)慣,身不由己的鏡頭一刻不停地緊瞄著美女導(dǎo)游,攝影師們大都躍躍欲試,因為他們是我的老師,除了認真聽講、踴躍提問,我別無它想?! 皟蓚?cè)的石獸為什么跪著?” “那是因為明代強權(quán)威嚴和嘉靖初期的”大禮儀“,萬物生靈都得下跪!”美女導(dǎo)游不慌不忙地解說,接著又補充一句:“等皇帝過去后,它們就會站起來?!薄 八鼈冊诨实勖媲胺鹿颍澈髤s站起來做小動作,是不是?”我順著她的話。 “那里啊,你不見那邊一對文臣、一對武臣不是抱手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著嗎?”她急忙說?! 翱蔀槭裁次某荚谇埃涑荚诤蟀??” “文臣在前,是便于聽了皇帝的話,好向下面?zhèn)靼?!” “你看文臣的帽子都遮著耳朵了,說明他們充耳不聞吧!” 美女導(dǎo)游莞爾一笑,“看來我是遇上高手了?!薄 ∥也⒎窃齑?,只是刻意以一些調(diào)侃輕松一下心情,很顯然,同伴們就一直處在歡笑聲中。 不知不覺進了內(nèi)城正門棱恩門,后面就是棱恩殿了,從殘墻斷壁的痕跡隱約可見“宮殿式”建筑的寢殿。可惜都在明末李自成起義時被毀,但是金水橋和神廚的原物還在,全是漢白玉的。殿前的云龍丹陛、螭首散水、回廊欄桿都是當年精雕細刻的漢白玉精品,一點不比明十三陵的差。精致的大殿柱礎(chǔ)告訴我們顯陵當年的雄偉壯觀。還有那殘存的琉璃瓊花、雙龍壁,也都具有高超的工藝水平,可謂明代石刻藝術(shù)的精品。只是幾經(jīng)修繕,增添了后人主觀的因素,本來人類的歷史是一部毀壞與建設(shè)循環(huán)的歷史,人們在崇尚完美的保護中,更側(cè)重于歷史的殘跡,一種特殊的殘缺之美。 相思瑤臺 登上陵墓前的明樓眺望,我才發(fā)現(xiàn),陵園外羅城依山勢而建,蜿蜒起伏,而大多的古跡都集中在內(nèi)城。這3438米長的圍墻內(nèi),占地達600畝的陵園全景一目了然。從大門、神道、石像生、牌坊、碑亭,到內(nèi)城的棱恩門、棱恩殿、明樓,眼前紅墻黃瓦,金碧輝煌,與明十三陵的布置一模一樣。然而回頭一看,寶頂不是一個圓形山丘,而是前后兩個呈“8”字形的土丘。原來顯陵主人朱祐杬和夫人蔣氏是各占一個陵丘分葬的。這是顯陵主人與他的皇帝祖先及子孫的陵墓最大的不同。然而更妙的是,寶頂四周設(shè)有99個巨大的漢白玉螭首供大雨排水之用,設(shè)計巧妙,氣勢宏大。原來顯陵真不愧為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瑰寶! 明樓與兩個寶頂?shù)膬扇Τ菈B為一體,構(gòu)成雙塋城,無論從明樓上東西兩邊的哪一個樓門,都能繞行環(huán)視皇帝寶頂,然后過瑤臺觀皇后寶頂也是如此?! ≡诿鞔哿曛?,前后兩個寶城的建置可謂絕無僅有。顯陵前后兩個寶城的形成與其主人身份的變化緊密相關(guān)。前寶城建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朱祐杬死后按藩王規(guī)制建興獻王墳時建造的。朱厚熜登基后,追封其父為“興獻帝”,嘉靖十七年(1538年),其母病故,圍繞是遷葬北京還是合葬顯陵,嘉靖帝派人調(diào)查并打開了顯陵地宮,發(fā)現(xiàn)地宮出水。嘉靖十八年(1539年),世宗親臨鐘祥,并親自策馬登上寶城,在顯陵后部立表,選定新址,出示新的地宮寶城圖紙,按圖修建,將其父母合葬于新寢,兩寶城之間用很長的平臺連接起來稱為“瑤臺”。所以在明代陵寢中,獨顯陵有兩個寶城,中間有一瑤臺的特殊格局,且每個寶城都建有一套月牙城、啞巴院和琉璃影壁,并有獨立的排水系統(tǒng),這是顯陵的獨特之處。 漫步瑤臺,回想剛才美女導(dǎo)游解說中圓丘之下的玄宮撲朔迷離的故事,總感覺這植于山野之間的塋城,應(yīng)該是遠離了皇城的喧囂,而置于紅塵之外,看看上上下下游客們緘默的神情,攝影師們隨心所欲拍攝的姿態(tài),以及那對情侶瑤臺上幸福的模樣,都足以增添這里太多神奇的色彩。想象獻皇獻后近在咫尺,瑤臺相望,一種相思的情愫,伴著歲月的思念彌漫開了?! ∏Щ匕俎D(zhuǎn)九曲河 從明樓下來,必須經(jīng)過明樓下券頂甬道,跨越兩道破損的石門檻,才能走出塋城。突然感覺這塋城內(nèi)外絕然不同的兩重風景,塋城內(nèi)松柏、橡樹相間,塋丘上堆積了厚厚的落葉,一幅秋天的意境;伸向圍墻邊隨手可及的光禿禿的樹枝上,系滿紅色的綢帶,在微風的飄搖中試圖招示一些怎樣的情結(jié)?而塋城外李花飛舞,春光明媚,四處流動的游人,更賦予了顯陵古跡現(xiàn)代文明的時代氣息?! ∪藗儤酚谠谶@里留下與皇陵相伴的回憶,因為這里會讓你擁有無所顧忌的幻想、激情和靈感,比如明樓背景下刻意裝點的花草;祾恩門前圓形內(nèi)明塘清澈的塘水;一位帥哥攝影師忘情攝影的姿勢;一群青春靚女鏡頭前的嬌媚百態(tài)、柔情萬種——;還有九曲河上御橋邊撫欄的背影——這一切都令人回味無窮。 九曲河,實為顯陵陵區(qū)用于排水的“御溝”,以其形式明確結(jié)合風水意向的“彎曲有形”,被當?shù)胤Q為“九曲河”。九曲河由東北向西南蜿蜒而過,河道為磚石結(jié)構(gòu),河中根據(jù)高差建有九道攔水壩。明代各陵都非常重視陵區(qū)的排水、泄洪,開挖或利用天然河流形成御溝,然而顯陵御溝除了完善的排水體系,更有它完美的風水理論。究竟怎樣的風水理論,我無心探究,在我的眼里,“九曲河”蜿蜒曲折,宛如歲月的長河,盤旋于時空之上——陵園深深,我們幾乎是奪門而逃的。魏主席和倪老板,我們?nèi)怂坪跏遣患s而同地流連在御橋邊,意猶未盡,因為到了陵門關(guān)閉的時間,同伴們在停車場不斷地電話催促。適才左老師渾厚的美聲高亢,歌聲還在古陵上空繚繞,陵外已是一片寂靜。外明塘蕩漾的水波散亂了落日的余暉,暮色里顯陵的輪廓顯得異常詭秘?! ⊥\噲龅耐橐言诮辜钡氐却?,因為陵門真的關(guān)了,一位同伴卻遲遲不見蹤影。大家擔心的是王總,千呼萬喚,終于,他一臉喜氣的奔過來,理直氣壯地說明是翻墻而出。但從他得意洋洋的神態(tài)中,根本看不出翻墻而出狼狽的樣子?! ≤囕d著我們匆匆告別顯陵,和王總不在一個車上,他的秘密我們也不敢胡亂猜想,盡管車上兩位美女還在不停地詢問原由。我們談?wù)撝褐飨痪们霸赒文上對徐志摩《再別康橋》精彩的解讀。倪老板再沒有重復(fù)來時緣于午宴未盡的興致,糾葛于情感的忘我傾訴,也許因為顯陵的情緒,無論“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愛情誓言,卻讓美女書記情有獨鐘,情感回味是女人唯美的天性?! 绍嚥患s而同的話題,則在約定聚餐地,隨著王總的秘密一同真相大白。一張張美女的照片從王總攝影機里蜂擁而出,在同伴們你爭我搶地觀賞中,把汪會長概括的“羨慕、嫉妒、恨”“五字心理”展示得淋漓盡致。突然想起,陵園內(nèi)那位受困的帥哥攝影師,又為顯陵創(chuàng)作了怎樣精彩的故事? 是??!這座神奇的顯陵,所有的故事都令人回味與感嘆!歲月在我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千回百轉(zhuǎn)的九曲河伴著歲月的腳步源遠流長…… 2014年3月8日游顯陵2014年4月3日定稿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