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榆錢飄香
來源:作者:朱玉富時間:2014-04-03熱度:0次
又聞榆錢飄香
(朱玉富)
“清明前后一場雨,串串榆錢中了舉”。一場春雨的滋潤,家鄉(xiāng)魯中奶奶老屋后的榆樹上,一場春雨的氤氳長出了誘人的榆錢,一嘟嚕一嘟嚕地掛滿枝頭,像一串串綠色銅錢,煞是讓人心醉。多年的都市生活,早已忽略了榆錢的存在,偶爾看到久違的流失的童年熟悉的記憶記,耳邊仿佛又響起兒時“東家妞,西家娃,采回榆錢過家家,一串串,一把把,黏黏糊糊甜嘴巴……”記憶隨著兒歌的旋律又‘牽’回了少年時代。
童年的記憶里,在奶奶家的老屋后,有一棵一抱多粗的大榆樹,它粗壯的枝丫伸展到半空中,猶如一把巨型的雨傘給奶奶的茅草屋搭起一頂綠色屏障。炎熱的三伏天從農(nóng)田歸來的鄉(xiāng)親都喜歡在樹下乘涼小憩,當(dāng)然,樹下也經(jīng)常會聚集著一些大姑娘、小媳婦、老太太,搬著一個小木凳,搖著麥秸扇,坐在樹蔭底下縫衣、納鞋底和聊天。記得那時我總喜歡依偎在奶奶溫暖的懷里,賴著她給我講孟姜女和月亮奶奶的故事。
人一天天的衰老,老榆樹也一天的健壯。每年的初春時節(jié),老榆樹就早早地吐出榆錢兒,綠綠的、嫩嫩的,墜成一串串的綠色珠鏈。農(nóng)民有諺語“榆錢落,耩谷還不錯”。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每當(dāng)此時,淘氣的我就會沿著搭在屋檐上的枝丫,爬到樹上捋榆錢兒吃,一邊大口咀嚼,一邊往衣兜里塞,嘴里香甜可口,心里也歡欣無比。“上樹不愁,下樹拉球”(磨檔),因此,下了樹邊跳邊吃,有時還很大方地分給小伙伴們一點‘品嘗’。榆錢兒又鮮又嫩,饞得樹下的孩子昂臉張望,躍躍欲試。因樹身粗壯,一些小朋友只能‘望榆興嘆’。
在那個艱難困苦的年代,民間有“一樹‘榆錢’半月糧”之說,是說在青黃不接的春三月,一棵樹上的“榆錢”可抵半個月的糧食,供一家人度過饑荒。
記得有一年春天,家里地窖里冬藏的大白菜吃完了,家里又沒有‘余錢’買那2分錢一斤的蘿卜,母親就踩著凳子上樹上給我們捋一些榆錢兒,放到清水里洗凈,然后撒到鍋里給我們煮玉米粥喝。我和四哥、弟弟,吃得特別香甜,那種滋味和感覺是人間最好的美食??粗覀冃值軒讉€有滋有味地喝著母親做的榆錢粥,母親期盼和渴望地問我們,“等你們長大后怎么孝順娘啊”,我們兄弟幾個便信誓旦旦地對母親說:“等我長大了,要給你做一大鍋的榆錢兒粥喝!”母親聽后,就會把我們摟到懷里,默默地流下幸福的淚珠?!坝苠X鼓,種紅薯”。因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榆錢正是接濟了人們青黃不接的‘饑荒’,人們更是對榆錢賦予了 “余錢”“的幻想和渴盼的吉利意思。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早已把榆錢的功勞淡忘,記憶也被歷史封塵,但吃榆樹皮和蕎麥水餃的記憶還依稀記得;仿佛就在昨天。
現(xiàn)今或許是人們在吃煩了細米白面,吃膩了雞鴨魚肉,想找一份返璞歸真的‘體驗’。榆錢在被冷落了多年以后,現(xiàn)在又重新被人們另眼看待;被請上了餐桌。據(jù)說現(xiàn)代科學(xué)研究已經(jīng)證明榆錢含有多種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磷、鈣、鐵和維生素A等成分,城里的飯店適時抓住‘綠色’、‘有機’的牌子”把榆錢作為特色菜推薦給食客,還把《食療本草》殘卷中對榆莢的食療作用記載作為廣告:“榆錢性稍辛,能助肺氣。殺諸蟲、下氣、令人能食,又心腹間惡氣、內(nèi)消之”。
是好東西人人喜歡。發(fā)現(xiàn)城里少榆樹,一些精明的農(nóng)婦就打起了經(jīng)濟算盤,早市上,挎一籃或一編織袋榆錢,分裝包好,或3或5元,不大工夫,準(zhǔn)被搶得精光,買賣雙方贏來個眉開眼笑。
時光荏苒,多年沒吃過榆錢了,看著那曾經(jīng)為全家立下汗馬功勞的榆錢,勾起了我對奶奶的懷念和家鄉(xiāng)山水的眷戀……
作者朱玉富 聯(lián)系:電話:15550377716 QQ:1052171498
郵箱:zbwbzyf@163.com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