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粉嫩AV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王玥,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西歐行記(一)

來源:作者:李道華時間:2014-01-23熱度:0


   當阿爾卑斯山還是白雪皚皚,成都已是春暖花開之時,懷著一顆激動好奇之心,我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踏上荷航波音747客機,慢慢向西飛去,開始了我的西歐8國之旅。時間是2013年3月30日下午3點20分。

    第一章  梵蒂岡 復合節(jié) 大教堂

    3月31日,是耶穌基督復活節(jié),每到這一天,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都會從世界各地來到這里,參加盛大的慶?;顒印N覀兊倪\氣真好,到意大利羅馬古城第一天,恰好趕上這一盛大節(jié)日。遺憾的是,所有游客都不能進入會場觀看,只能會后參觀。
    一大早,導游魏明帶我們先來到著名的古羅馬斗獸場,親眼目睹斗獸場的恢弘與氣派,斗獸場雖已過去一千多年,圓弧型的高墻殘破但依然雄偉壯觀。羅馬貴族們在這里盡情地拿奴隸們的生命來取樂,每一寸土地都包含著血與淚,太多的刀光劍影仿佛在述說著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讓人似乎聞到勇士斯巴達克斯身上散發(fā)出的濃烈的悲壯氣味。走進雕刻精美的君士坦丁凱旋門,一大片古羅馬集市廢墟出現(xiàn)在帕拉蒂尼山坡谷地上,這一間間墟屋托起了羅馬經(jīng)濟的繁華,造就了羅馬帝國的富裕與強大。
    羅馬古城不論是西班牙廣場、古羅馬廣場,還是特萊維噴泉、基奇宮等建筑依舊保留著中世紀風格,所有街道狹窄且長,街上行駛的汽車多為兩廂小型車,很難見到三廂大型汽車蹤跡,也許是交通環(huán)境的原故吧。車停在路邊不收費,汽車都自覺地沿著路邊一字停放好,體現(xiàn)出羅馬人的高素質。一路觀賞,走街竄巷,行動匆匆。直到中午時分,在羅馬城里一家名叫東方餐廳的中餐館吃過午飯,導游魏明才帶領我們驅車來到羅馬城中的國中之國——梵蒂岡。
    梵蒂岡雖是當今世界上最小國家,卻為歐洲一個獨立主權國,成立于1929年6月7日,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呈三角形的高地上。它地處臺伯河右岸,以四周城墻為國界,面積0.44平方公里,830人,但國中宮院、教堂、圖書館、郵局、電臺、火車站、飛機場等設施一應俱全。梵蒂岡城即為首都也是國家,故曰“城國”。眾所周知,梵蒂岡城是世界天主教中心、羅馬教廷所在地。南、北、西3面與羅馬市隔開,東面的圣彼得廣場卻同羅馬市區(qū)緊緊相連。
    還未到圣彼得廣場,就看見越來越多的人從圣彼得廣場擁擠出來,填滿了不太寬的街道。沿著一條小街,穿行在五顏六色人海里,不一會,聞名世界的圣彼得露天廣場就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里。
    圣彼得廣場真大,足有上萬平方米,有些出乎我的預料。在我的印象里,西歐的建筑及廣場一般都較小,但圣彼得廣場是個例外。廣場建于1667年,一位叫貝爾尼尼的那不勒斯人精心設計了它,用四行284根托斯卡拉式柱子把廣場建成一個大圓弧型,并在柱子上方塑造了100多位美妙絕倫的圣者塑像。正是這些塑像,讓圣彼得廣場名揚天下,也讓人們記住了貝爾尼尼巴洛克藝術之父,這位建筑天才的名字。
    氣勢宏偉、雕刻精美的廣場,讓我不知不覺產生出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眼前的美景如此之好,難以見到。陽光下,廣場兩端圓柱上,站著的一個個造形獨特的圣者塑像,是那么生動迷人。廣場正中是一座高高的方尖碑,碑上那金色的尖頂在陽光照射下,正閃耀著燦爛光芒,猶如大海里的一座燈塔,照耀著世界。難怪全世界的基督教徒都會來到這里,朝拜他們心中的圣地,如同我們中國藏區(qū)的佛教徒要去朝拜布達拉宮一樣。
    圣彼得大教堂門前,是復活節(jié)主席臺,慶祝儀式剛剛結束,還擺放著鮮花和數(shù)排椅子,四周用臨時隔離帶圍著,人們只能在旁邊觀看??梢韵胂蟮牡?,慶?;顒拥臒崃遗c隆重,可惜我們沒有眼福,沒能目睹這難得一遇的宏大場面。今年的復活節(jié),還有一層特殊意義。這是新當選的教皇弗朗西斯一世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原來的教皇本篤十六世在今年2月主動宣布退位,這在天主教600年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因為教皇實行終身制,直到教皇去逝,才選新的教皇??磥?,天主教也在與時俱進,不變,是暫時的,變,才是永恒的。而前羅馬教皇本篤十六世退位后就在梵蒂岡一座修道院內定居,這又成為羅馬教廷歷史上前任教皇與現(xiàn)任教皇做“鄰居”的先例。
    此時的廣場上,到處是不同膚色的人群,五洲四海的人都聚集在這里,參加這隆重又莊嚴的儀式。隨著擁擠的人流,我一步步走近圣彼得大教堂,越走近大教堂,心中越發(fā)激動,因為自己就要親眼看到這座世界第一的天主大教堂了。
    圣彼得大教堂是羅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也是歐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與羅馬教皇的教廷,教堂總面積達2.3萬平方米,主體建筑高45.4米,長約211米,最多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祈禱。
    大教堂分為新舊大教堂。最初的圣彼得大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稱老圣彼得大教堂,于西元326年落成。16世紀,教皇朱利奧二世決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動工,用時長達120年。這期間,意大利最優(yōu)秀的建筑師布拉曼特、米開朗琪羅、德拉•波爾塔和卡洛•馬泰爾相繼主持過設計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重建的大教堂才正式宣告落成,稱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后,許多重要的宗教儀式均在此舉行。羅馬式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風格在大教堂里得到充分展現(xiàn),這在歐洲建筑史上是一個奇跡和創(chuàng)新。登上教堂正中的圓穹頂部,即可眺望整個羅馬全城。
    想不到兩千年前的簡單墓地,一千年后修建成世界第一流的建筑,怎不叫人興奮和激動?
    慢慢走進寬大宏偉的大教堂,眼前那一幅幅色彩艷麗的壁畫跳入我的眼簾,我感到有些眼花繚亂,而散布在教堂內的座座精美浮雕,則更是令我心動不已,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建設的如此精美華麗的教堂。腳輕輕踩在做工精細、構圖獨到的塊塊大理石上,抬頭再看看教堂頂部那一處處由長方形、方形、菱形、圓形等組成的各式絕美圖案,造型是那么獨特、制作是那么精細,線條是那么流暢,我猶如來到上帝的宮殿里,聽到上帝的召喚,眾教徒的祈禱,還有唱詩班那優(yōu)美動人的歌聲。
    此時,許多游客站在大教堂圓穹內的環(huán)形平臺上,向下俯視著教堂內部的各種建筑,欣賞著圓穹內壁的大型鑲嵌畫,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人的壁畫、各類雕塑。在這些壁畫和雕塑中,比較著名的有米開朗琪羅的“哀悼基督”雕像,圣彼得大教堂俯視圖,拉斐爾的《雅典學院》等油畫。許多游人和教徒圍在“哀悼基督”雕像前,靜靜觀賞著米開朗琪羅的這幅精美作品。沒有人說話,有的,是每個人的眼睛,在慢慢地盡情欣賞。
    在大教堂正中間盡頭處,是教皇施教的地方,兩根深色大圓柱,如同兩個威武士兵,站立教皇左右,顯得莊嚴肅穆。每當有重大的宗教儀式活動,教皇都會在這里發(fā)表重要演講。游走在大教堂內一個個圓形拱門中間,眼睛是看不夠的,只有用手中的相機不停地記錄著這美妙迷人的一切。置身在這美倫美幻的畫堂中,只有陶醉和迷糊,不知道自己此時身在何處,是在人間,還是在神話中的天堂?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