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佛子嶺(組章)
來源:作者:章校中時間:2013-12-03熱度:0次
一滴太陽淚
安徽?;幢?。洪水滔天,茫茫一片。
沒了大豆,沒了玉米,沒了道路,沒了房屋。偶爾星點露出的楊樹上,趴伏著幾個老人或小孩,還有毒蛇。
洪水翻滾,風大浪高,那載滿人的小船,如樹葉樣在水中打旋,呻吟著翻了個底朝天,一片呼救聲,一片哭喊聲......
呼救聲、哭喊聲,作化一道電波,又一道電波,穿越1950年夏天瓢潑的雨水,飄然而至太陽的案前。
太陽沉重了,他在電文上“被毒蛇咬死者”和“統(tǒng)計死者四百八十九人”處劃下了粗重的橫線,一滴淚,又一滴淚,從他深邃的眼中涌出......
他走到地圖前,看著淮河,看著淮北,久久,久久。
他寫批示:“一、二、三......”他把關(guān)愛災(zāi)民的迫切心情寫進批示中。
他寫批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他把治理災(zāi)害的堅定決心寫進批示里。
于是,治理淮河的第一劍出鞘了。
一座大壩,長510米,高75.9米,如“長龍臥波”,橫跨淠河東西兩岸,矗立于峰巒蒼翠之中。
這是新中國制造的第一個輝煌,這是新中國制造的第一個驕傲,被譽為“亞洲第一大壩”。
這是一滴太陽滾落而至的淚水,在皖西,在霍山,在佛子嶺,橫臥于大別山北麓,清波蕩漾。
這是一滴關(guān)愛而辛酸的淚水,這是一滴決心而自信的淚水,在新中國之初,化作了一盆皖西人民的幸福水。
這是佛子嶺水庫,一如鑲嵌在皖西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她防洪、灌溉,她發(fā)電、旅游,她航運、養(yǎng)殖,她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民生成果,永久地積淀在安徽人民的心中。
我站在壩頂遠眺。兩岸疊翠,白云繞尖,水帶伸遠,水天相映;湖面碧波,湖心帆點,鳥語似箏,花香如蜜。
庫上,連綿山景如畫展現(xiàn),那竹林,那茶樹,郁郁蔥蔥,一片青色,倒映庫水中。
庫下,潺潺淠水,清可照人,點點山石,河道散落,姿嬌阻水,彰顯生機。
遠處村落,升起裊裊炊煙;湖面碧波,蕩漾光照美麗。于是,我在心上寫詩:吃水不忘開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
水幽青色,愉悅心情。最是那高高壩頂上,一排紅色巨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字字金光,激揚旅人心緒。
一只鳥,踏落一葉竹青,掠過青色的庫水,飛向一處高嶺。
忽然,一葉竹排劃過來了,那排上鄉(xiāng)民激昂喜悅,放唱民歌,字正腔圓,聲聲飄灑水面,漣漪不斷......
迎駕酒芬芳
六安,保留著很多漢朝的遺跡,流傳著很多漢武帝南巡的故事,最是霍山人迎駕獻酒的傳說。
那是兩千多年前,漢武大帝,坐一輛天子四駕,南巡到霍山,為迎接大駕光臨,霍山人捧著淠水精釀瓊漿,出城二十里排列相迎。
大帝暢飲,龍顏大悅。于是,那酒便就名曰“迎駕貢酒”而揚四方。
在東淠河西畔、佛子嶺水庫腳下,風景這邊獨好,一章散文詩似的花園工業(yè)區(qū),于青山綠水深處楚楚動人。
這是安徽迎駕酒業(yè)所在地。這是一個被世人譽為“中國最美的酒廠”。
迎駕酒廠,位列安徽省白酒行業(yè)三甲,連續(xù)10年保持六安市利稅第一。
一片青色,從天空鋪天蓋地的飛了過來,籠罩在釀酒車間的上空,簡潔一首古詩小令,干凈一節(jié)散文片段,井然有序出旅人的愉悅心緒。
車間里的風景,誘惑參觀者每一根探索渴望的神經(jīng)。那酒缸,那酒料,那酒工。熱火一粒陽光的穗谷,朝天一腔勞作的歡暢。
在那上料的流水線上,一片熱氣騰騰。谷子金黃,等待入槽,以化作仙翁的陣陣呵氣。
窖池的酒曲正在發(fā)酵,那是微生物菌在唱歌跳舞。煙霧繚繞,都是稻香彌漫,可聽見蛙聲一片?
出酒池里,一汪酒水,清澈純香撲鼻而來。滴滴線瀑,持之以恒,線瀑出迎駕的美景,紅紅火火,綿延無盡。
我品酒,我把期待的眼神,丟進一桶神往的水酒中波蕩。我品酒,那綿長的香味,可是田野的汗香?品酒,滋味人生;品酒,美意連連。一點火熱,飛上我的面頰。
朋友說,剮水,是迎駕的靈;酒曲,是迎駕的魂。
一滴天露,從一葉竹青上落下,滲入竹根,擁抱大海的沉積體溫,親吻大別雜巖的氣息,再滲出清純之泉。這泉,名曰:剮水。
迎駕酒,生態(tài)釀造。它取竹根之水(剮水),選綠色原糧(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以高溫曲為糖化發(fā)酵劑,經(jīng)窖池自然發(fā)酵,再蒸餾而成。
大自然是最好的釀酒師。大別山的生態(tài)資源,為迎駕釀酒微生物的生長、繁衍和交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
傳統(tǒng)不能忘。這是迎駕槽坊。這里是不是古時的迎駕曲酒釀造的槽坊村?是不是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世代相傳的釀酒技藝一直被完好無損地傳承到今天。
一群姑娘,正在表演古時釀酒的踩曲工藝,讓人遙想遠古。在那春末夏初時節(jié),精選上乘小麥,粉碎后,選標致女子,踩制曲醅。
女子踩曲,體重適中,用力均勻,腳法細膩,緊疏適宜,以有利于釀酒微生物生長繁殖,有利于白酒香物質(zhì)產(chǎn)生。
原來如此,酒是由曲發(fā)酵而成。而踩曲是激活微生物,或者是添加女人的微生菌,更加激發(fā)微生物的活量吧。
踩曲,如詩如歌著。姑娘們,美麗著,認真著,把自己的執(zhí)著,把自己的向往,踩進曲中,令它發(fā)酵生活的喜悅。
于是,我高舉一杯迎駕酒,在淠河的一叢竹林里,對飲一片青色。這時刻,我將我,還原成一滴晶瑩的天露,佇立在一枝瘦竹上。
臨別迎駕酒業(yè),我在留言簿上寫感言:迎駕自然芬芳,酒香日子綿長。
大林觀海亭
大別山腹地。淠河之源?;羯娇h。
一點八角小亭,好似一只褐紅色的鴿子,佇立在佛子嶺東部,一處叫大林的山梁上。
這是觀海亭,一個佛子嶺的制高點。登臨眺望,一望無際的碧青,遙遙便就充盈了我的雙眸。
極限處,青色山麓,波濤洶涌。
那是霍山毛竹,從庫水河灘開始向上,鋪就一層又一層的青色油彩。細看,沒有竹枝竹葉;探尋,沒有山徑山溪;察觀,也沒有青磚黑瓦的鄉(xiāng)村人家。
空曠深遠,無盡遐思。秋陽,在厚重的青色中跳蕩不息。一縷縷白色的山霧,于陽光中,輕紗縹緲,朦朧詩境。
一重又一重的青色波濤,頂著一粒又一粒秋陽的浪紋,不停地翻滾出道道海谷的幽深,仿佛耳聞海水“嘩、嘩”的沖擊聲,好似演奏著一曲曲自由歡暢的交響旋律。
有鷺鳥飛翔,如群馬飛馳,那點點白潔,頓時就亮出了大林竹海的勃勃生機。
竹海,波瀾壯闊,敲打我的胸襟;青浪,碧波洶涌,滔天我的情感。
都說萬物春生,概因取藍而青,譬如海青取天藍,譬如山青取水藍。
而現(xiàn)在的大林,正是取皖西的天色、佛子嶺水庫的水色,一片青意冉冉。
秋風張開成熟的喙,啄散我眸子的寒色。一陣清風,愉悅地撩開竹海的情思,以永恒的青色,持之以恒地搖撼著原始的蘊藏。
一排文友,站立亭中;遼闊嶺上,竹海蒼青。亭邊坡處,滴滴金色野菊,輕吟小令的詞句,與海天的深青色互映靜動,相擁剛?cè)帷?BR> 我輕舉觀海亭,把它作筆,在秋風里,蘸著黛色的青,畫一幅線條明朗的秋畫——青青霍山,青青大林,青青竹海,青青心境。
淠河睡美人
從古海沉積里升起一張床;從火山噴發(fā)中成就幾座峰。
沉積,堆集,在淠河之畔,在佛子嶺上,高低曲筆,平仄韻律,于天際,描畫出一條迷人的弧線。
于是,一位酣然入睡的美人,脫穎而出。
總以為,衣袂飄飄,一定風姿綽約,哪知,這隨意一仰一臥,便就如此勾人魂魄。
隔一流淠河相望,美人靜臥天青,她聚大別山之靈氣,清新而溫柔;她匯皖西姑娘之靜美,豐滿而迷人。
美人身姿窈窕,秀發(fā)飄逸,最是那,略蹙的柳葉秀眉、微啟的櫻桃小口,仿佛在訴說著她,情竇初開的,刻骨銘心的,懷春往事。
往事越千年。那是公元前122年,漢武大帝,坐一輛四駕,南巡到霍山,接駕獻酒的恰是殷家槽坊老板的女兒。殷女二八,嫵媚嬌聲,滴滴落入酒樽,大帝暢飲,龍顏大悅。
于是,那酒便就名曰“迎駕貢酒”而揚四方。但那殷女,自面見龍顏之后,芳心啟開,日夜思君不見君,愁思綿延,臥榻不起,便魂化一座青山,于淠河之畔沉臥等待......
千禧年,文學大師王蒙親臨睡美人,觀之驚嘆:“中華一絕睡美人”。著名作家魯彥周,目睹美人芳容,即興作詞曰:“往事已矣,美酒勝昔;嗟乎自然,美哉奇跡?!?BR> 青青的山嵐,青青的河水,青青的殷女,青青的夢鄉(xiāng)。相思,是愁苦的希望;等待,是甜蜜的期盼。
我攬一縷清風,讓你的秀美長發(fā),輕舞飛揚;
我掬一捧清水,為你的素顏嬌容,至真至純。
睡美人,睡美人,你嫻靜著,溫柔四季,你是在構(gòu)思一曲藍色的淠河之戀么?
睡美人,睡美人,你坦蕩著,靜美歲月,你是在醞釀一場嶄新的皖西之夢么?
霍山嫻靜,佛子嶺坦蕩,相信來年的映山紅,一定簇擁著你那夢痕紅潤的臉龐,撫慰你那情深切切的夢遠,一如太陽初生,冉冉金亮。
?。?000字)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