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風景一路歌
來源:作者:陳怡霖時間:2013-09-23熱度:0次
一路風景一路歌
——與友共游石老人觀光園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恰逢北京作家協(xié)會趙老師自北京來青,又巧遇連云港的糊涂大姐一行和大龍女等,我隨海大哥、風大哥,黃花魚大姐一行9人,一起游石老人觀光園。
石老人觀光園,是一個不大的山頭,因靠近石老人,山上可以俯瞰整個青島石老人海灣,而開辟成青島的一個景點。7月7日,恰逢大霧,霧氣彌漫了整個觀光園。站在對面看去,山上被濃濃的霧籠罩著,看不到山頭的景物,只有白色的云霧繚繞,為此山此景增添了神秘。
進了觀光園,是一塊不大的廣場。迎面是一組雕塑,慈善的老人、樸實的漁民男女,與兇惡的龍王形成了鮮明的對峙。這是善良與邪惡的對峙,向人們講述著一個民間美麗的傳說。相傳,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午山腳下的一個勤勞善良的漁民,與聰明美麗的女兒相依為命。 不料一天女兒被龍王搶進龍宮,可憐的老公公日夜在海邊呼喚,望眼欲穿,不顧海水沒膝, 直盼得兩鬢全白,腰弓背駝,仍執(zhí)著地守候在海邊。后來趁老人坐在水中拄腮凝神之際,龍 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體漸漸僵化成石。姑娘得知父親的消息,痛不欲生,拼死沖出龍宮, 向已變作石頭的父親奔去。她頭上插戴的鮮花被海風吹落到島上,扎根生長,從而使長門巖、 大管島長滿野生耐冬花。當姑娘走近嶗山時,龍王又施魔法,把姑娘化作一巨礁,孤零零地 定在海上。從此父女倆只能隔海相望,永難相聚,后來人們把這塊巨礁稱為“女兒島”。是啊,這是多么美麗的傳說,那海中的父女遙遙相望,已過千萬年,還要千萬年。
在雕塑不遠處樹立著一片片石質竹簡,上面刻著石老人觀光園的園記,顯得古樸而且厚重。園記記錄:“巍巍石老人,海中屹立千萬年,村依石立,園以石名山古名溫石其澗臥,石老人觀光園已立數(shù)載,風采益顯,山勢俊秀,云連海氣,花影婆娑,景物入畫,可謂山的新意,園以聞名,已呈造化自然,澤被后人,此地,齊魯嶗山一脈,名為石老人,此景,造化天然相得,名為觀光園?!薄U驹趶V場上,回頭看,“仙鶴”“孔雀”雕塑昂首站在門樓之上,守望著這神仙居住的地方,旁邊還有兩只七彩的“鸚鵡”雕塑,在親昵的互相嬉戲。
雕塑旁有一石階,順石階而上,就見到了石老人傳說墻。此墻兩米多高,五十米長,設計者獨具匠心的將水泥墻上做了仿古的古銅色,閃著幽幽的古銅色光,顯現(xiàn)了此處講述的是一個千百年來的故事?!昂茉缫郧埃瑣魃轿鱾鹊胶_吷现咭患倚帐母概畟z。爹爹石老人,一年到偶下海打魚。閨女車姑在家紡線織網(wǎng),日子過得清閑自在?!本瓦@樣一幅幅畫面,一段段文字,展開了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這里把一個美麗 神話傳說演繹的如此生動美麗,給石老人觀光園增添了無限的魅力,也使這里更增添了文化底蘊。在這里我們一行人駐足觀看,拍照留念。
沿著傳說墻旁的小路繼續(xù)往山上走。這山路別有一番景致。路旁的樹木正是茂盛的時期,蔥蔥郁郁,各種樹木的枝葉,將小路遮住了,檔住了視線,往前看似乎沒有路,滿眼的綠色,走到近前,看到路隱藏在綠葉中,就在腳下。濃濃的霧氣將草葉浸得濕潤潤,一片片翠綠翠綠的葉子,像活潑的孩童,在樹上歡跳著,眨著調皮的眼睛,我仿佛聽到了樹葉的調皮的笑聲,熱鬧的私語。這是一個神秘幽靜的地方。沿著濕漉漉的石階而上,一股股青青的綠樹的氣息沁入心扉,沁入了我的每一個細胞,讓我的每一處細胞都飽漲了起來,像久經(jīng)干旱的禾苗遇到淅瀝瀝的春雨,連毛發(fā)都無比的舒暢。久居鬧市區(qū),每天吸收的是汽車的尾氣,難得遇到上這清新的空氣。我貪婪的深深的吮吸著,想讓這清新驅逐我的混濁。這真是難得的愜意時刻。山路的前面,龍女大姐攙扶著糊涂大姐走得興致勃勃,魚兒大姐和村長大姐相伴左右,海哥與趙老師一路交談一路前行,糊涂大哥跟風哥忙著跑前跑后,拍照說笑。這些朋友大多已年過半百,是全國知青網(wǎng)的網(wǎng)友,是網(wǎng)絡把他們相連,共同的歲月,共同的經(jīng)歷,共同的情懷,共同的文學愛好,將他們聚到了一起。網(wǎng)友相見,格外愉悅。是網(wǎng)絡把許多相隔千里的人,牽線聚緣。這是何等的盛事啊。我趕緊拿起相機拍下了這一個個珍貴的鏡頭。
一路上,古樸的茶亭,青青的竹林,獨特的石頭,透紅的野果,一一納入我的鏡頭之中。
穿過這一片小樹林,就來到了寬闊的公路上。在公路旁有一個釣魚池。池里一群紅色的金魚自由的游來游去。旁邊的小孩子拿著魚食拋灑在水面。魚兒們違者魚食在轉圈。我拿起相機一陣狂拍,想把魚兒的游姿納入鏡頭。一張,兩張,三張,我忽然發(fā)現(xiàn),魚兒總是順著一個方向排著隊伍轉圈游,偶爾有亂了順序的時候,幾秒鐘后,他們就又調整好游姿,排起了轉圈的隊伍。我想起了狼群有頭狼,羊群有頭羊,那魚群一定也是有頭魚吧,否則怎么會排的如此有秩序呢?
這里有石凳供游人休息。大姐落座,饒有興致得聊起了知青年代,聊起了那時的淳樸,聊起了那時的工分,聊起了自己的夢想聊起了自己的苦日子。是啊,有知青經(jīng)歷的人,吃過苦,患過難,還有什么戰(zhàn)勝不了的呢?
休息片刻,我們又沿著一條蜿蜒的小路向上攀登了。不遠處,有一個門匾,上刻“情依林”,兩旁刻著兩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明月清風本無價,下聯(lián):高山流水有知音??吹竭@,我猜想在這一片小樹林一定發(fā)生了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果不然在不遠處,有一雕塑,刻畫了一對男女青年,相互摟著肩膀,并排坐在樹上的秋千上,腳下還踩著一條看門狗。在這樣的幽靜之處,這悄悄的情話,也隨日月同輝。
這段路的盡頭就是天街了。天街在山的半山腰,是一條不寬但通暢的馬路,往上看云霧騰騰,似濃煙天空飄過,山上景物虛無飄渺,似有似無。濃霧中,懸棧似高懸在山中的空中樓閣,時隱時現(xiàn)。
因霧大路滑,止步于此,稍留遺憾。其實也留著點念想。
下山路上,看到了雙觀亭,大家一路拍照,說笑,下山,握手告別。
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老知青,聚集于此,游山看水,談天說地,議青春,品人生。
是啊,人生如登山。走一路風景,看一生風光。一路風景一路歌。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