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梁——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來源:作者:劉衛(wèi)東時間:2013-09-10熱度:0次
泉 水 梁
——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懷頭他拉,泉水梁。一個柴達木里的小綠洲,一個柴達木里的泉水地。在這茫茫戈壁灘上,你很難想象還會有這樣一片綠洲,你更難想象在這樣的地方還會有涓涓細流的泉水。
克魯克湖,托素湖。一對情人湖,克魯克就是那羅密歐,托素就是那朱麗葉,雖然生時不能在一起,但是他們可以化為湖泊,相互偎依,永不分離。
青藏鐵路,鐵道兵。一個世界屋脊之路,一個默默的建設者。因為有了青藏鐵路,世人才了解了“克魯克”與“托素”的動人愛情,有了青藏鐵路才叫起了“泉水梁”這個名字。
是泉水梁,讓我們結識了情人湖,是泉水梁讓我們走進了世界屋脊之路,是泉水梁讓我們了解了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鐵道兵。
戈壁灘最大的特點是風大、蚊子多、日照強烈、早晚溫差大,但是因為有了泉水梁而煥發(fā)生機,甘甜的歐龍布魯克山地下水在這里涌出地面,滋潤著方圓幾十公里的生靈。也正是因為泉水梁的存在,這里才成了青藏鐵路建設者們——鐵道兵的營房所在地。但是,現(xiàn)在的營房只剩泥巴土坯的殘墻斷壁,孤獨的立在戈壁灘上,歲月遞嬗,不知有多少往事留在了這些陳跡中。在廢墟的一個小房間里我發(fā)現(xiàn)了一雙小孩子的鞋子,看著長短也就兩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穿下,還有一雙女式鞋子,我想這里曾經(jīng)一定是一個臥室,溫柔的妻子帶著年幼的孩子陪伴著鐵道兵丈夫一起建造世界屋脊之路。他們伴著駱駝刺,扎根戈壁灘,頂著黃沙漫舞灰蒙蒙的天,用血汗書寫著艱辛。
鐵道兵的精神是“艱苦奮斗、志在四方”,他們跑遍鐵路沿線的各個地方,常年奔波在野外,哪里艱苦就到哪里,把自己的青春年華貢獻給了沿線的一草一木一山,青春無悔生命無怨。為了事業(yè),為了職責,妻兒為他們付出了更多,承受了更多。
如今我們踏在這片土地上,追尋他們的腳步,探尋他們的故事,為他們的付出感動,為他們的執(zhí)著起敬,同時作為地質人的我們,以自己能執(zhí)著于地質事業(yè)而驕傲,以家人為自己的支持和付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我們也要以鐵道兵們無私奉獻的情操、艱苦奮斗的品質激勵自己奮勇向前。
(注:泉水梁,因鐵道兵在山梁上發(fā)現(xiàn)泉水而得名,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懷頭他拉鎮(zhèn)西南二十公里處,作者在泉水梁地區(qū)從事1∶5萬區(qū)域地質礦產(chǎn)調查工作)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