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jīng)典影片中追憶童年
來源:作者:吳寶泉時間:2013-08-07熱度:0次
2010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來臨之前,總想找回已經(jīng)失去的童年,自己腦海里記憶得片段時隱時現(xiàn),于是我從網(wǎng)上下載了日本經(jīng)典影片——《菊次郎的夏天》,并且用晚上近兩個小時的時間看完。
《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很簡單:放暑假了,從小沒有了爸爸的9歲男孩正男因為思念遠方的媽媽,而踏上了尋母的路途。好心的鄰家阿姨讓她的丈夫、一個總愛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無賴”菊次郎陪伴保護他。起初在正男的眼里,菊次郎明顯就是個 “壞人”:他滿嘴臟話,先是把他們倆的車票賭球輸?shù)簦瑹o奈只好搭順風(fēng)車;他為了能搭上車,賭氣打碎人家貨車的玻璃,在路上安釘子扎車胎,甚至偷著開跑了出租車;讓正男裝可憐、畫上鬼臉,他自己還裝盲人……
正男找到了媽媽的住處后,卻發(fā)現(xiàn)媽媽又成為另一個小姑娘的媽媽,內(nèi)向的孩子只能默默擦著眼淚,悲傷地走在回家的路途上。為了逗孩子開心,菊次郎和邂逅的流浪詩人好好先生、摩托騎士重磅先生和光頭先生一起去露營,一起玩起了他們童年的游戲。為了正男,他們還在身上畫滿了魚鱗、脖子上掛著稻草繩,扮起了“八爪魚”。大人小孩都玩得趣味盎然!這些游戲漸漸趕走了正男的孤獨,讓一直低頭悶悶不樂的他終于抬起頭,露出了燦爛的笑靨。
看著這部影片的一幕幕的得鏡頭,我不時地笑了。多可愛的一群大天使呀,他們一起用愛心和善良,為孩子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夏日童話!
然而,在歡笑之余,我極力回味著由日本國寶級作曲大師久石讓為這部電影所做的主題音樂。憑著自己年輕時愛好音樂的一點節(jié)奏感,久石讓的那首純凈唯美、令人叫絕鋼琴曲,不斷的震撼著我的心靈……
享受和歡笑之中,在這樣的音樂烘托下,自己也來了一次心靈之旅,情不自禁地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那時的我喜歡為一首小詩、一首歌謠、一個故事而感動,甚至?xí)案袝r花濺淚”,那種感覺就像在農(nóng)村的荒郊野外無拘無束的打鬧嬉戲。
雖然“六一”兒童節(jié)已經(jīng)過去幾天了,但影片——《菊次郎的夏天》和它的主題曲,一遍遍地讓自己沉浸在悠揚的旋律中,那些清脆的鋼琴音符宛如夏日清晨荷葉上的露珠,晶瑩剔透,那露珠又慢慢變成了甘甜的清泉,從我心田漫過。暢享著這美妙的音樂,使我深深地陷入對童年的美好回憶中……
正因為如此,我沒有任何理由不把這種心靈的感悟?qū)懴聛恚?BR>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