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青年農(nóng)場里的往事
來源:作者:聶孝明時間:2013-08-01熱度:0次
( 1)我的農(nóng)場
我的青年點的全稱叫黑龍江冶金地勘局707地質(zhì)隊青年農(nóng)場。農(nóng)場有場部辦公室。辦公室里有場長、書記;副場長兼“革委會副主任”;連長、排長、會計、出納、保管員等。
當(dāng)年有200多人,以連為建制。連下面有三個排。大地排,菜排,后勤排。三個排的排長,都是‘老青年’。連長是工人,脫產(chǎn)。
此外,還有一臺鉆井隊。鉆#隊出機長、三名代班班長是老工人外,其他三個班的成員都是小青年。鉆#隊工作時三班倒,人休機器不休黑白連軸轉(zhuǎn)。搞副業(yè)為農(nóng)場創(chuàng)收。
大地排都是男青年。菜排都是女青年。后勤排男女混合。
大地排種大豆,小麥,玉米等大田作物;菜排種各種蔬菜;后勤排包括的很多:有燒水房、餐廳、粉房、豆腐房;牛車房、馬車房、木匠房;有托拉機房、大膠輪房;有養(yǎng)豬場。有各種倉儲庫,有大型收割機等。
夏天鏟趟地,秋天收割。冬天刨大溝。上山倒牛套子,拉燒柴。
吃的是“死不改悔的大餅子”(粗玉米面),喝的是“永不翻案的白菜湯”。偶而,一周吃兩頓我們農(nóng)場自己產(chǎn)的黑面饅頭。
每人每天10個工分。年頭好了,秋后“分紅”。也就分個一百二百的。每個月借支20元。
住的是大筒子房。南北大炕,齊刷刷的一排腦袋。屋地中間擺放兩排個人自帶的小木箱。
冬天燒大拌子,后半夜住了火,屋里很冷;住宿的小青年,往往把大面襖棉褲都壓在被上;冷大勁兒了,面帽也戴在頭上。晚上起夜太冷,把走廊都凍成了尿冰,春天一開化,瞧臊。
我在青年點時,沒發(fā)現(xiàn)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但有幾件事,雖然光陰荏苒忙忙碌碌地走過了30多年,還是叫我記憶猶新。
( 2 ) 拉瓦
老常開著大膠輪,領(lǐng)著我和軍、民到屯里去拉瓦。
那天,剛下完雨,道路泥濘;在回返快到場里,下鐵路的大長坡拐彎時;車頭“一栽外”過去了,可車箱“一打滑”“翻了”!好在,有機頭的“中軸”連著,車抖“立”了起來。我們?nèi)藝樀谩皨屟健币幌?,就給“翻”下去了,車箱里的瓦像冰雹一樣,劈哩啪啦劈頭蓋臉地向著我們的頭部、肩部、后背砸了下來;我們把頭縮的像縮頭烏龜似的,雙手抱頭把頭埋的很低很低。任憑瓦擊打在我們的身上心上。我們仨被瓦給飽了餃子。
老常下車一看:“懵圈了!”趕緊往場部跑去喊人。
“翻車”的地方,離場部不遠。大伙中午正吃午飯。聽見老常死牙賴口聲嘶力竭拚命的叫喊。大伙放下碗筷,一窩風(fēng)似的跑來急救我們。
大伙七手八腳連嘈帶喊地把瓦周開,把我仨扒了出來!
車體雖然剎那間“立”了起來,可瓦距離我們不是很高,雖然打的我們鼻青臉腫,但誰也沒有生命危險。軍砸的比較重。他的后背,一道道的血痕,跟新刻過的洗衣板似的。
我們雖然受到了很大的驚嚇,但覺得胳膊腿腦袋那都還好使,我們恐懼的心也就落了地!
大場長也來了。他說:“你們幾個,先回去,到“赤腳醫(yī)生”那包扎一下,明天再歇一天。拉瓦的事,就不用你們管了!”
( 3 )逮吃老鼠
我的青年點的知青們,都是黑龍江冶金地勘局的子女,90%都是黑龍江的,有幾名是山東、遼寧、吉林、陜西的。大徐是陜西的。
大徐來了一年以后,干的不錯,人又實在,場長讓他看倉庫。
那時的倉庫里儲存的玉米、大豆,常被大耗子偷盜。大老鼠很多。過去看倉庫的保管員,誰管耗子的事?。】纱笮觳?,他不但管,而且還吃老鼠。他真是個治老鼠的高手!
他研究了一種逮老鼠的工具。名曰:鐵籠貓。類似蓄魚的魚蔞,只能進,不能出。
他在鐵籠貓里拴好了用火烤過的噴香的窩瓜籽做誘耳兒。大耗子開始不進,后終被窩瓜籽的濃香所誘惑,鉆進去,就出不來。
大徐把鐵籠貓的門打開,把大耗子倒到水筲里;戴上手套,用帶小杈巴丫的木棍兒,把大老鼠按住,拿出來,再往大老鼠的肛門里塞進幾粒黃豆,用線針縫上,把大老鼠放了。
大老鼠的肛門被黃豆鼓漲的十分難受,外加上線針縫完后的無比疼痛,使大老鼠像發(fā)了瘋的野狗一樣,見到了它的同類,往死掐。見一只掐一只。大徐哪天都能逮到幾只大老鼠。
找些干柴,點著火,等都?;鹛剂?,他就烤大老鼠吃。開始,我們都不敢吃,灰巴溜糗,臟兮兮的,誰吃它呀!非但不吃,還有些鄙視大徐。后來,有兩個膽大的,先嘗嘗,嘗后說:“香!好吃!”這一嘗,不要緊,我們也跟著嘗一嘗。嘗后都說“香!真香!”
有一回,抓的多,大徐把大老鼠扒了皮,把好肉剔了下來。正好,軍家就在我們下過鄉(xiāng)的石長住。那天,他媽和他爸上鐵力了。我們幾個虎青年,買了點劣質(zhì)散白酒,撮了一頓清炒老鼠肉!那頓飯吃的“剛香!”
可后來,不知誰走漏了消息。我們在軍家吃老鼠肉的事,讓軍的爹媽知道了,把我們一頓損,還把軍一頓臭罵!東北人,沒有吃老鼠的習(xí)慣,他的爸媽倒不是心痛別的,他們是怕我們弄臟了他家的鍋。
( 4 )噴灑農(nóng)藥
一天下午,天空萬里無云。沒有一絲風(fēng);大豆和玉米,精精神神的在大地里紋絲不動??戳苏媸墙腥讼矏?。
有點殘疾的“老青年”排長,帶領(lǐng)我們到“二號地”的大豆地噴灑農(nóng)藥。
我們的大豆地是和玉米地穿插著種的。十幾壟大豆,十幾籠玉米;目的是通風(fēng)好,日光照射足。
結(jié)果,在噴灑農(nóng)藥時,錯把“針葉當(dāng)闊葉”除了。噴灑完的大豆,都塌了膀子了,草還都枝了巴翹的挺在那。精精神神的。有的小青年哈哈直樂?!袄锨嗄辍迸砰L螞蚱眼睛長長了!
回去后,“老青年”排長,讓大場長給擼了個紫茄著色兒,停了他兩天工。后經(jīng)場部領(lǐng)導(dǎo)開會研究后,把“老青年”排長也給撤職了。
那個時候的“排長”,都是“論資排輩”上去的。所胃的“老青年”就是一批批“招工”走后剩下的。比我們這些剛進農(nóng)場的大幾歲。他們無論在文化素質(zhì)上和身體素質(zhì)上,都是比較差的。
有的連初中都沒畢業(yè),記考勤時連人名都不會寫。但是都在“上山下鄉(xiāng)”的隊伍里,也都算作“知青”。
往往這樣的人,參加工作以后,跟高中畢業(yè)的沒啥區(qū)別。工齡還比高中畢業(yè)的長幾年。真后悔不如,早一年畢業(yè),多混點工齡。
( 5 )憶苦思甜
我上小學(xué)的時候,就流行“憶苦思甜”大會。打小給我聽的淚流滿面。訴苦的人,當(dāng)牛做馬,受盡了壓迫。
后來,10多年內(nèi)年年聽,千篇一律都聽的我們耳朵都長繭子了,有些反感了。特別有一句話,叫我們終身難忘:天氣太冷,鞋露腳趾,凍得實在受不了,就把腳插進牛剛屙出的糞堆里取暖……
1977年,踏著“文化大革命”的末班車,我也“上山下鄉(xiāng)”了。
小眼睛副場長兼“革委會副主任”,還給我們搞“憶苦思甜”!
給我們講“憶苦思甜”的人,是老工人------老倔頭(已故)。他說他是“國兵漏子”。講的是啥,我們也沒人愛聽,也記不清了。但有一句話,引起了知青們的笑聲。
“天氣嘎吧嘎吧的冷,鞋露著腳趾,凍的實在受不了,就把腳插到牛剛屙出來的糞堆里取暖”。
他說話吐字不太清,但我們還是聽明白了。劉搗蛋就舉手問:“倔大爺?您們怎么那么懶?連鞋都不縫上那?”“那實忒困難了!”知青們又都哈哈的一陣大笑?!霸诶щy連那么一點布頭也沒有………”。
小眼睛副場長“兼革委會副主任”,聽了我們的嘲笑聲后,面紅耳赤的“火”了。義正嚴辭地批評了我們一頓。
他說:“祁大爺?shù)谋瘧K遭遇,就是舊社會千千萬萬個老苦大眾的‘縮影?!f完這句話后,他把右手的拳頭往起一舉,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
這時,有人在低下,假裝嚶嚶的啜泣??蘼暿怯懈腥玖Φ摹R粋€哭、倆個哭、仨個哭;又引來了一片笑聲。
吃“憶苦飯”時,沒啥吃的。也應(yīng)該說場領(lǐng)導(dǎo)們準備不足。沒有糠菜給我們吃。給我們煳了好幾鍋大苞米!還給我們每人分了一塊腐乳;唉!大伙吃的“剛香!”
知青故事 驚人的時刻
( 6 )
冬天,小北山一片潔白。惟有一片紅松林還保留了春天的綠意。冬天里農(nóng)民開始“休息”了,而林業(yè)工人正忙著清林。
我們青年農(nóng)場離小北山不遠。中間隔著一片田野。田野后邊是兩條幷行的路:一條公路,一條鐵路。黒龍江有色地勘707隊青年農(nóng)場宿舍離這兩條路很近。有時火車開過的時候,在宿舍里聽的清清楚楚。地面在火車的震顫下像人跺腳打拍子一樣。
有一條通往小北山的運送木材公路和這兩條幷行的公路鐵路十字交叉,鐵路由于比公路高出許多,因此,公路走上鐵路這一段就形成了一個長長的陡坡。而上去這個陡坡還有個急轉(zhuǎn)彎。這里很危險,經(jīng)常有火車撞人的事情發(fā)生。
太陽快落山的一個下午,一輛十多米長的運材“炮車”,滿載著一車“圓條”在公路和鐵路的交叉處卡住了。機頭正好搭在鐵軌上,司機無論如何不能越雷池一步。情況萬分危急。眼見著從北向南風(fēng)馳電掣般的開來一列貨車。司機無比緊張和恐懼,他手握方向盤,猛踩油門,汽車發(fā)出蠢豬挨打般的嗥叫聲。但車只是前后搖晃…………
司機想:不能在此再耽擱了,要趕緊截住火車,保住汽車!汽車要毀了,他也沒有好果子吃。想到此,他趕緊跳下汽車迎著火車跑去。
紅色是停車的標志,情急之下到哪里去找?正巧,他剛穿上48歲生日的褲叉派上了用場。他顧不得一切,伸手進襠三下五除二把褲叉扯開。瘋狂的竄上鐵路、不停的、大幅度地搖晃著手中的紅布?;疖囈耘派降购V畡萸斑M著。發(fā)出了震耳欲聾的長鳴聲.:!嗚、嗚嗚嗚!……….顯然,蒸汽機上的司機看見了鐵軌上這個瘋子般的人在拼命的欄截火車。司機也一定看見了遠遠的前方,正卡著一臺運材車?;疖囁緳C開始急剎車。四五十節(jié)車箱滿載著貨物要一時剎住,談何容易?火星四濺,長長的巨龍不停的前后躥動,發(fā)出了刺耳的令人撕心裂肺的怪叫聲,一場災(zāi)難就要發(fā)生……….
宿舍里出來了幾個看熱鬧的,曹老大幸災(zāi)樂禍的喊道:“快來看??!要撞車了!………”這時,有幾個女寢室的青年也出來看熱鬧。農(nóng)場之花小麗瞪著一雙小鹿受驚般的眼睛慌恐的叫聲“媽呀”!便趕緊四處求救……..誰誰誰誰,趕緊上去把這車開走啊!……….
就在大伙百般無耐之時,汽車不知何人將它起動了,像有天神保佑似地居然把圓條“炮車”開出了“跩窩”。越過鐵路穩(wěn)穩(wěn)的停在了坡下!世利滿臉紅暈,帶著無比自豪和喜悅走下了汽車。青年們立即圍了上來。曹老大亮開大嗓說:“行啊!三裂疤!”忙走上前握著世利的手。此時,世利雖和曹老大握手,但他的眼睛卻盯著那幾個女青年。小麗幾個女青年也湊上來說:“你真?zhèn)ゴ?!”世利此時像國家元首接見外賓一樣莊嚴、喜悅?!?.
這時,火車呼嘯著減慢了許多車速地開了過來,眼前這十分動人的場面仍然沒能留住火車前進的腳步。此時,火車司機多想停下來,和這幫可親可愛的“知識青年”道個別啊!然而,他不能。他肩上的使命還沒有完成。他只是從車窗里探出半截身子,懷著熱情、感激、激動的復(fù)雜心情向鐵軌下的我們發(fā)出了火車汽笛的長鳴聲………..嗚嗚嗚………向我們深情的告別!
火車開過之后,運材“炮車”司機趕緊過來,一下就給世利跪下了!說:“多虧了你,才保住了我的運材車,要不我這輩子都完了………”
就這么一個特殊的場合,特殊的環(huán)境,造就了一個特殊的人!那年,青年農(nóng)場要選一個開“大膠輪”農(nóng)用司機,世利順利通過和當(dāng)選!那年,他不但當(dāng)上了令許許多多“知青”羨慕的農(nóng)用司機外,還收獲了讓他心滿意足的農(nóng)場之花----小麗的愛情!
( 7 )吃狗肉
我們的農(nóng)場,養(yǎng)了一二百頭豬。有些野狗經(jīng)常跑來偷吃豬食。副場長兼革會副主任,明確的像我們表態(tài)。
他說:“野狗來了,就給我殺!給我打!”
我們那時,每年都搞一次“民兵訓(xùn)練”。場部有兩桿“三八大蓋兒”槍。
看地時,看地的青年,也像模像樣的背上一桿!但從來沒傷過人。
曾帶領(lǐng)我們民兵訓(xùn)練的轉(zhuǎn)業(yè)兵-----我們農(nóng)場的鏈軌拖拉機手,曾用“三八大蓋”打死過一只流竄的狗。
大羅鍋(已故),還在養(yǎng)豬場豬舍的槽頭邊,套住一只野狗。這大羅鍋也真夠狠的了,手里就拿一根小木棍,一個勁的敲打。我們在宿舍老遠就聽到狗的凄慘的嚎叫聲,就跑去看熱鬧。
狗的腦袋嘴巴被打的鮮血淋瀝,慘不忍睹。有的青年說:“他媽的,真狠!”也有的青年佩服的直叫好:“給我狠狠的打!打死了吃肉!……”
狗一會就耷了腦袋,慢慢的倒下了,狗被活活的打死了。
野狗被獵殺之后,有膽大的給扒了皮,拿到青年點食堂;他們操刀的和打狗的,燒火煳肉的,先留點好肉。再戳上一頓……
剩下的熬成狗肉湯,男青年宿舍送一盆;女青年宿舍送一盆。
有很多“知青”不喝的。也有罵他們不是人的。
當(dāng)年,喝完也就喝了!事后,沒人來找。
( 8 )殺豬
排長派我跟老工人師付去殺豬。快到過年了,“青年點”都放一兩個月假。年前把豬殺幾頭,他們住在當(dāng)?shù)氐摹肮と穗A級場部領(lǐng)導(dǎo)們”分點肉,我們“知青”吃幾頓紅燒肉。
殺豬的地點,就設(shè)在老百姓(我們父親單位的老工人)家。抓好了豬,綁好;用手推車推到老百姓家。一天殺一頭。
我那時掙工分,一天10分。我就是跟著按著,幫兇。老師付捅刀卸肉。
每天中午,老師付都在老百姓家,喝酒吃肉。場長、書記們等幾個當(dāng)官的,也都悄悄的過去摸油嘴。
我看見了,也裝做沒看見。領(lǐng)導(dǎo)也像模像樣的讓我一句:你也在這吃吧!我想我是掙工分的,錢已經(jīng)掙了,就不應(yīng)該和領(lǐng)導(dǎo)們一起吃喝。
我那時就悄悄的回宿舍去了。連一口血腸也沒吃過?,F(xiàn)在,回想起來有些后悔。那怕自己花點錢,買點散白,跟他們喝幾回也行啊!就是不買,他們不也曾留過我的?為什么裝清高啊!到頭來怎樣?自己覺得干的不錯,不還是在第一次“招工”時落選了?!
那年全場“招工”,全體評選時,我被評上了。但有些有門子的沒上去,又反反復(fù)復(fù)的評。
最后,把我們10幾名男青年評下來了。
大蔫,當(dāng)天晚上就吊死在我們大筒子房的門框上了。我也灰頭土臉的沉悶了那個最難過最悔暗的冬天。
后來,我每天晚上,別人都在甜美的夢鄉(xiāng)時,而我卻在煤油燈下堅持自學(xué);有時把臉弄的漆黑。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在1978年考取了一所師范學(xué)校。那年出了走了兩名技校生外,我是唯一的一名師范生。
我走的那天,場里還為我開了個歡送會。場長還號召全場青年,向我學(xué)習(xí)。我為家里和個人增了光,也為場里添了彩。
我畢業(yè)后,又回到了黑龍江冶金地勘局707隊子弟校教書。
我曾經(jīng)呆過的子弟校也于1995年冬黃了。黑龍江冶金地勘局707地質(zhì)隊,也改成黑龍江有色地勘局707地質(zhì)隊了。
往事越過了30多年,現(xiàn)在的我們都是兩鬢斑白,年過半百的人了。那一段“上山下鄉(xiāng)”的經(jīng)歷,是永遠不會忘記的?。?BR>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