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煙斗
來源:作者:朱玉富時間:2013-07-31熱度:0次
父 親 的 煙 斗
(朱玉富)
父親愛抽煙,煙斗成了他的喜愛之物。
父親的煙斗很墩實,頭部和咀部均為銅材料制作,中間用剌條連接,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來,雖然算不上美觀,但銅材料卻是貨真價實。聽母親說,父親從19歲開始抽煙,至今已有60年的歷史,而那支煙斗雖經(jīng)60年的煙熏火燎,卻依然銅光煥發(fā)。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父親每年總忘不了在房前的菜園里種上幾棵土煙,到了夏天煙葉子變黃的時候,再一片一片的剪下來,放在天井里的篼條上涼干后捆扎起來,這便是他一年的精神食糧;有時父親的煙不夠抽的,便把煙棵用給牛軋草的鍘刀,一節(jié)節(jié)軋斷,曬干后,叫娘到石碾上軋碎后,摻在煙葉里抽。
父親抽煙有個習慣,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每次抽完煙之后總忘不了把煙斗卸開,等把煙袋桿子捅干凈之后,再小心翼翼地把煙斗裝好。記得有一次,父親正在院子里捅煙斗,我跑過去看熱鬧,等父親裝上煙葉點著后,我便哀求父親嘗一口,不料想父親把煙袋嘴上抹上了煙油,辣得我哇哇大哭。母親從屋里跑出來說:“看你把孩子嗆得!有你這樣嬌孩子的嗎?你這不是嬌,而是禍害孩子,真是餓狼奶豬崽,嬌不出個好歹來。、、、、、、”
自從有了那次被辣的經(jīng)歷之后,不斷在失敗中尋找經(jīng)驗。在學校里,每當小伙伴們在課余偷偷學抽煙時,我總忘不了把父親的煙葉偷出來與小伙伴分享。因此,放學后的野外堰壩,我們要好的小伙伴便聚在一起,有模有樣的練習,絲瓜棵、地瓜葉、蘋果葉都成了我們的試抽品。有一次為了學大人從鼻孔眼里出煙,竟抽醉了。當老師把我背到家時,得到是父親粗糟而有力的巴掌,至今想來屁股上還隱隱作痛。
農(nóng)村的夜晚格外寧靜,甚至覺得廣播喇叭是那樣的好聽。一曲“朝陽溝,朝陽溝,今年有是個大豐收……”勾住了全村人的心,男女老少遙望著滿天的星斗,感受著明亮的月光,一切都顯得是那樣的自然。因為缺少文化生活,父輩們總是喜歡在夜晚串門到一起,一邊抽著煙斗一邊講著故事:很早以前,村子里有一對雙胞胎兄弟,哥哥會抽煙,弟弟不會抽煙,一天晚上他們倆人到野外看果園,因是夏天,兄弟倆順頭便在果園的樹下睡下了,天明以后,發(fā)現(xiàn)弟弟被毒蛇咬死,而哥哥卻沒事,為啥是這個結(jié)局呢?因為,哥哥會抽煙,因此哥哥呼出的氣體有煙油味,毒蛇怕煙油味,所以,哥哥才沒被毒蛇咬死……。
伴隨著父輩們講述的故事,我漸漸長大起來,參加工作后。1995年,我被按排在鎮(zhèn)黨委宣傳辦。之后,每次回老家看望父母,我總免不了帶上幾條各種牌子的香煙。有一次,父親對我說:“抽煙卷太貴了,你以后回來就別帶了,給我弄點煙葉子就行了?!卑凑崭赣H的叮囑,在每年收煙的季節(jié),我總忘不了弄一些煙葉,然后用辦公室里的碎紙機切成條。當我把準備好的煙葉送回老家時,父親叼住煙斗樂呵呵地說:“還是卷煙廠里有辦法,煙葉子切得像掛面?!蔽疑钪鼰熡泻】?,但父親抽煙的歷史已有60年之多,想讓他戒掉是不可能的,父親也深知煙油的厲害,記得那年秋天,父親帶領(lǐng)全家到自留地里刨地瓜切地瓜干,天一冷,一些精靈動物便鉆土下蟄,父親在刨地瓜時,刨出了一條蛇蟲溜子,(形似鱷魚狀)為了試驗煙油的威力,父親竟把它逮住,把煙袋桿子的煙油用荒草抽出,抹到射蟲溜子的嘴里,沒過多久,蛇蟲溜子便一命烏呼。為了讓父親抽好抽少;前年“十一”長假期間,我又一次回到老家,與以往相比,我沒有給父親帶去煙葉,而是帶了五條“牡丹”牌香煙,父親拿著煙左看右看認不清煙盒上面的字,我對父親說:“這是北京卷煙廠生產(chǎn)的紅牡丹。”父親若有所思地說:“你看看人家北京人多聰明??!煙盒做得像壁畫?!?br> 從老家回來不到一個星期,父親便打電話來說:“孩子,你還是再給我再弄點煙葉子吧,我也好和牡丹煙搭配著抽,抽煙卷太費呀。我知道父親大方和要面子,有時和幾個要好的牌友一坐下,一盒煙一兩圈便空空如也?!?br> 浮生諾夢,人生幾何? 很多年過去了,雖然父親雖已鶴仙西歸。但北京牡丹牌香煙將存留在我的心里成為美好的記憶。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