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粉嫩AV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王玥,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我的知青插隊生活回憶

來源:作者:于向陽時間:2013-07-09熱度:0



      公元一九六九的春節(jié)特別冷,天空從臘月二十就開始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一直下到臘月二十九,這是我們來到農(nóng)村插隊的第一年??吹酱孱^路溝一片白茫茫,汽車,馬車都不能行駛了,許多在外地工作的回家探家交通成了問題,有的人下火車后因為找不到路竟然落進田里的枯井。當時我們插隊的濰縣革命委員會和虞河公社革命委員會號召我們在農(nóng)村過第一個革命化的春節(jié),也只有如此了。剛下鄉(xiāng),一切還都感到新鮮,同學們一起就包起了餃子。村里專門派了貧協(xié)主席給我們做憶苦思甜報告:“舊社會全家討飯,現(xiàn)在能吃上餃子了,應該感謝毛主席!”
    那年的大雪是當?shù)貧v史上數(shù)得著的,屋子外面大雪遮天蓋地,屋內(nèi)生了個爐子,也算暖和,我們?nèi)M十五個知青吃完年夜餃子,一點睡意也沒有,就開始唱歌,下象棋。幾乎一宿沒有睡覺,第二天又按照村革委會的安排,踏著厚厚的雪到村里訪貧問苦,聽憶苦報告! 
     但過了初二以后,我們開始吃地瓜面窩窩頭就蘿卜咸菜的時候,同學們就感到乏味了,其中有的女同學想家落淚,怎么辦呢?都是十幾歲的孩子,我們幾個年齡大得同學一看確實也沒有什么節(jié)目。農(nóng)村老鄉(xiāng)天天都在喝酒,憶苦,講階級斗爭也就是大家聽熟了的并且能夠背誦的故事!所以在正月初五那天路上的雪化了就坐上了火車返回了青島老家。 
二、
       春節(jié)探家,我們在青島過了正月十五又返回農(nóng)村。開始了緊張的勞動。春種,積肥,翻地,推小車。這些工作我們知青和社員一起下地干。 同學們都感到很累!腳上磨起泡,手上也磨起泡。寒風中,農(nóng)業(yè)學大寨的旗幟在空中飄,在地頭飄,在我們心中抖動。
這時,組里發(fā)生了第一次矛盾。就是有一個姓Y的女同學可能由于勞動太累,每天晚上開始尿炕。由于她們女生四個人一個大炕,把別人的褥子也尿濕了。而她偏偏擔任知青組的付組長{因為她家庭是出身貧農(nóng)},早晨要曬鋪。當時她只有十六歲!大家笑話她,我當時是年齡最大,十九歲。又擔任組長??吹剿恢笨蓿瑒e人又埋怨她,就組織她們學毛主席語錄“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可是,根本沒有用,只好幫她們干,還得安排做飯。還得出工!思想壓力很大,但又沒有辦法。小Y的尿床解決不了??!她天天哭,按排她專門做飯吧,她又不會做。我們男生更插不上手。僅僅幾個月,小袁就返回了青島,在城陽{市郊}找了個農(nóng)民,多報了兩歲,十六歲就嫁人了。
繼續(xù)講:小Y走了,同學們也感傷了很久。但是,生活的艱苦使同學們沒有預料到的。生產(chǎn)隊按照比例給我們口糧,細糧很少一點,吃光了全部是黑色的地瓜面。沒有青菜。咸菜也是社員們送來的。我們組有一個姓T的姑娘身高1,70米,長的很俊秀。她插隊時候只有十七歲,由于組內(nèi)生活艱苦,她感到有點堅持不了,每天到一個好客的隊長{信用社主任}家去做客,因為信用社主任家有兩個姑娘一個兒子,兒子十九了。在一次做客中她再也沒有回來——成了他家的新娘——{請看我當時的記錄:愛的悲蒼} 
  
知青篇——愛的悲蒼  

我們知青組的姑娘唐永超因為受不了  
生活艱苦嫁給了村長的兒子,同學們  
都很傷心,沒有去參加她的婚禮,到  
村頭狂吼了一夜知青們傳唱的思鄉(xiāng)曲。  

新娘  
帶著淚痕  
被迎娶進一座大瓦房。  
從此,她就是那里的主人,  
知青妹變成老鄉(xiāng)  

沒有音樂,  
沒有歌唱。  
父母也沒有來,  
小妹妹來做伴娘。  

知青們也沒有來,  
他們走到村頭的高坡,  
彈起思鄉(xiāng)曲,  
唱著一首歌—愛的悲蒼。  

為什么、為什么?  
她嫁給了老鄉(xiāng)。  
只為幾頓飽飯,  
老鄉(xiāng)的熱飯湯?  

我們是知青男生,  
沒有溫飽,  
沒有瓦房。  
只有一顆紅心,  
已經(jīng)獻給了大地,  
在曬著夏天的太陽。  

妹妹、去吧,嫁給他,  
我們的心已碎,熱淚淌。  
要溫飽,只能這樣、  
老鄉(xiāng)的爸爸是村長。  

歌聲在夜空里蕩漾,  
知青們開始大合唱。  
“遠方的兒女思念媽媽,  
什么時候才能回到故鄉(xiāng)!”  

一九七零年五月一日寫于虞河  

  
     僅幾個月,我們一起下鄉(xiāng)的知青就走了兩個姑娘,但是,由于勞動的強度太大,生活條件艱苦。使姑娘們最先開始反應。有一個Q誠珍同學嫁到高密鎮(zhèn)老鄉(xiāng)那里。L德英嫁到了青島市郊老鄉(xiāng)處。剩下我們十二個同學分給了兩個隊,在堅持勞動!我那時擔任西隊的組長,每天上坡,晚上回來搶著作飯,很艱苦。
三、繼續(xù)我們的故事: 
     公社里撥了每個知青的安置款讓村里蓋房子,隊里為了省下這筆錢。沒有買磚,而是發(fā)動我們知青和社員們?nèi)ゴ搴蟮母咂聣瀳鐾趬灒瞎つ奶?,我很害怕,但也不敢說,進了墳場,一股寒氣逼來。渾身起了雞皮疙瘩。我們挖開浮土,用土掩蓋好朽木和白骨,開始把磚頭扒出來。連續(xù)7天,才習慣下來,我們知青把挖出的磚頭全部運到南崖再加上土墼蓋了六間草房當小學校,把原來村里的學校給了我們知青當宿舍,我們離開了房東家,村里的青年偷著給我們講,這學校也是用前兩年扒的墳磚蓋的。我們沒有辦法,總算有了自己的房子。 
     冬天的夜晚,北風呼嘯著,我們用被子蓋著頭,早上起來,臉盆的水凍成冰疙瘩,水缸也凍了,砸開一個洞,用瓢舀水做飯,剛做完飯,水缸又凍了,再挑上水。春天到了,水缸化冰了,一刷缸,發(fā)現(xiàn)里面淹死一只大老鼠,我們一個冬天都沒有發(fā)現(xiàn),竟然喝了一個冬天的老鼠湯。就是這樣艱苦,我們還是每天和社員們一起下地,一起收工,晚上唱起歌,度過了一天又一天。  
  四、
      在七0年以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提到政府的日程上,我們的境況開始有所改善,我當時被推選為公社落實知青政策的知青代表,開始對各大隊的知青點進行大檢查。看到的各地知青的情況和我們的遭遇基本一樣,因為村里都很窮,沒有錢給知青做什么,但是,許多侵害知青利益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有個別的女知青被老鄉(xiāng)侵害后本來不敢得罪他們,也站起來揭發(fā)。罪犯受到了嚴懲。受傷害的女知青遷回家鄉(xiāng)就業(yè)。后來,在七一年,我被安排在學校當了民辦教師。開始了新的一頁。 
 那時候的勞動是艱苦的,我愛好詩歌,所以在晚上油燈下寫下了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給大家一篇積肥{拉尿歌}。 

積肥——拉尿歌  
這首詩是我剛插隊時勞動的真實寫照,  
30多年了,發(fā)出來大家看看!  

拉尿歌  

身起夜茫茫,  
帶上涼干糧。  
尿桶裝上車,  
鐵勺鏘鏘響。  

披繩拉車行,  
跑步進城巷。  
戶外敲大門,  
進院找?guī)俊?nbsp; 

彎腰掏糞尿,  
點滴桶中裝。  
眼見鼓車已裝滿,  
駕車回轉(zhuǎn)齊家莊。  

干到半頭晌,  
肚子餓得慌。  
尿車停路邊,  
郊外找食堂。  

熱水泡窩頭,{用地瓜面做的}  
吃的噴噴香。  
蓑衣鋪在地,  
靠墻曬太陽,  

兩眼一迷糊,  
早已入夢鄉(xiāng)。  
返家回青島,  
見到親爹娘。  

說說知心話,  
淚水滿臉淌。  
弟妹來看我,  
拉手問短長。  

猛聽一聲喊,  
兩眼放金光。  
交警身旁站,  
兇惡似虎狼。  

“拉車快快走,  
不準停路旁?!?nbsp; 
路人齊笑我,  
樂壞老板娘。  

眼中強忍淚,  
壓住怒火旺。  
彎腰拉起車,  
跑步回村莊。  
----!  

寫于1969年3月于虞河
五、繼續(xù)我的回憶: 

我們組里有個女知青叫W惠民,由于我們的生活艱苦,她也長住青島家中,有一天,她回到村里,由于我們都分開住,她也沒有找我們大家,自己去場灣里裝了些麥揚燒火做飯吃。由于麥揚是隊里喂牲口的,隊長派人把麥揚搶了回去,W惠民氣的大哭,但沒有辦法。只得到我的住處要柴火用,我剛包出地瓜面包子,讓她吃吧!呵,一個小姑娘一頓吃了10個,足有一斤糧的。吃完后,看看村里的艱苦情況,又回城里了!我們調(diào)回青島后,她又過了3年才在當?shù)鼐蜆I(yè)了!繼續(xù)講我們的故事: 

                         造反派也腐敗 
    我們村的革委會主任G煥功經(jīng)常對我們知青說,要開竅,聰明一些。他能掌握著我們上學和就工的命運,我們組里有個青年叫Sxx,長的很精悍,反應也很快。,他家又給郭主任送禮。果然,在一九七一年九月他就被推薦到縣供銷社干售貨員,我們事前根本不知道。S同學走后,G主任找我談話,你們要向小S學習,{意思是送禮}你們都有希望。當然,我們組內(nèi)的同學們都開始向他家跑,我家因為兄弟姐妹多、太窮,光知青就三個,沒有錢送禮,只有傻乎乎的等待! 
    因為有就工的希望,我們知青組內(nèi)的裂痕加大了,殘酷的生存競爭——后來、山東的造反派省長{革命委員會主任}因為王效禹山東的反復舊倒臺,我們知青的待遇開始有些改善。但是、有的村莊出現(xiàn)女知青被侮辱,自殺、到縣,市,省上訪的現(xiàn)象引起了縣里的重視。為了表示對知青的照顧,我也有幸被調(diào)到學校教學,使我的勞動和生活比以前有所改善。每個星期有一天休息的時間! 
      所以、每到這一天,我就跟隊里的馬車到濰坊市去買半斤肉,回來包餃子。知青同學也來幫忙。晚上大家一起吃,有時候也包包子,記得有一天。有個叫鄰村的知青G光起同學到我們村里玩,恰巧逢上吃地瓜面包子,他一頓吃了15個地瓜面蘿卜大包,每個包子有1兩糧啊!看來、是吃飽了。但還想吃。 
       另外、現(xiàn)在擔任寒亭中學校長的W新春同學也是我的常客,他經(jīng)常去我那里一起改善生活、暢敘。至今難忘!我把我們知青的一個帖子轉(zhuǎn)來,大家看看,和我們的情況一樣,我就不在寫了! 


                          [還欠一分錢] 
作者:切格瓦拉 

    辦公室里好熱鬧, 老師們正興致勃勃地談論各家的收入情況,講得津津有味 ,個個臉上掛滿了豐收后的喜悅。年終了,辛苦了一年的人們終于盼來了分紅的歡喜日子,盼來了收獲季節(jié)。而我盼來了什么呢?我一聲不吭,埋頭批改作業(yè)。老師們關(guān)心地問:“康老師,今年分得多少錢?怎么不見你吭氣?”我無精打采地說:“有什么好說的哩,一年日戰(zhàn)夜忙到頭來還欠隊里一分錢?!贝蠹胰α耍f:“你真會和我們說笑話,哪會呢?”我無論如何也笑不出來,只想哭,使勁克制自己。他們馬上止住了笑, 忙來安慰我, 紛紛指責隊干部怎么這么對待知青。 
     清晨,在去學校的路上,路過隊委會,會計叫住了我,給我看全年的收入情況,說:“康姐呀,你還欠隊里一分錢?!蔽依阕×?,怎么會呢?我是全勤, 全年才只掙得24.99 元。我年初才從別的地方轉(zhuǎn)到這個生產(chǎn)隊里來,隊里重新為我添置了農(nóng)具和床用了25元, 從我的工分款中扣除下來,因此就欠下了隊里一分錢?!斑€欠一分錢”!這不是一些作家筆下的藝術(shù)加工寫法,這是擺在我眼前的現(xiàn)實生活。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粗@個數(shù)字我只想流淚,我強忍著不讓淚水流出來,不愿在別人面前流淚,不愿象個乞丐似的讓人家同情。一聲沒吭走出隊部,當時我已說不出話來了。走在彎彎曲曲的田埂上,眼淚象放了閘似的奔瀉下來。隊里離學校有好幾里路,快到學校時我急忙調(diào)整好情緒,不能讓學生們看到我這副沮喪的模樣。 
      校長要我別著急,他們幫忙解決,放學后去幫我查查工分賬。并讓我馬上去找知青辦周主任反映情況,催他們將答應過我的安置費撥給我們生產(chǎn)隊。其它老師也自告奮勇地提出為我代課, 讓我去辦自己的事。 
      我踏上了去區(qū)公所的路,邊走邊落淚,思緒萬千想得很多,想得很遠。當?shù)厝丝傉J為知青窮是因為懶惰,常不出工干活,所以年終分不到幾個錢,而我是扎扎實實干了一年呀,結(jié)果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是什么原因,我百思不解。當年我很懦弱,又背個家庭出身不好的包袱,就更不敢多言語。在個人利益這樣的事情上,既使明知是不合理的我也決不會為自己的利益去爭辯,就只剩下偷偷流眼淚的本事。 
      一幕幕辛勤勞動的情景再現(xiàn)眼前。 
      夏收打麥時,天蒙蒙亮去割麥,太陽落土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來,稍歇一會又投入夜戰(zhàn)。打麥子打到半夜2點收工, 洗一洗,做口飯,睡不到2 小時天亮了又接著去割麥。有時中午收工后,還要忙著收拾分給自己的柴草,忙完又出工。就這樣披星戴月干了六天六夜,忙下來渾身象散架似的,管它什么地方,一躺下便能睡著。 
       我是獨起爐灶, 不象農(nóng)村的青年,累了回去有老人心疼, 家務事可干可不干。我忙完農(nóng)活后, 還得忙那二分自留菜地,為它鋤草、上肥,不然我就沒菜吃。要吃上一口飯真不容易,得挑著谷子去大隊學校旁的碾米房加工碾成米,然后,自己再經(jīng)過幾道工序的加工,將米和谷殼分開。為了自食其力,為了生活,不得不如此辛苦。 
       不知怎么的,我轉(zhuǎn)到這個隊里來后成了個強勞力,無論挑土、插秧、割麥等樣樣都干在前頭。大家的贊揚、尊重,成了我無形的動力,一步也不想拉下。盡管腹痛的毛病時時干擾我,疼得我彎不下腰直不起身,傷濕止痛膏圍腰貼了一圈,也無濟于事。有一次割麥時,我割得快,跑在最前頭,強勞動引起腸痙攣的毛病發(fā)作,我一下子疼倒在地里。后面割麥子的社員抬頭突然發(fā)現(xiàn)我不見了,叫我也沒應,她們馬上跑來才發(fā)現(xiàn)我倒在地里了,于是把我扶起,勸我回去休息。我就地歇了一會,又繼續(xù)干起來。任其汗水淌,任其筋骨疼,我要以我的辛勤勞作表明知識青年不都是只會胡鬧,不會干活的“只吃青年”。要讓當?shù)厝藦奈疑砩细淖儗χ嗟牟涣伎捶āR驗槟菐啄暝摮樽叩亩汲樽吡?,有路子的也回城了。當?shù)厝苏J為剩下的都是有問題的,不是家庭有問題,就是自己有問題。生產(chǎn)隊都不愿接收知青,能接收我這個跨區(qū)的老知青已是破例了,所以我只有拼著命干。 
      夏日,在灼熱的陽光下,背著沉甸甸的農(nóng)藥桶,  穿梭于棉田,刺鼻的農(nóng)藥味和汗水混為一團,似乎要將人吞沒。 
     不久,調(diào)我到大隊學校教書。但每逢學校不上課時老師們都得參加隊里勞動,只要社員們在干活你都不能閑著,除非正好也是隊里休息日才能稍歇一下。 
     秋收季節(jié),傍晚,從學?;貋恚櫜簧铣燥?,換了衣服就加入雙搶行列。和社員們一起挑燈夜戰(zhàn),直到深夜。脫粒機的轟鳴聲震得人頭昏腦脹,咬緊牙關(guān)一趟趟挑谷、一捆捆抱草,汗水和灰塵攪和在一塊,成了個大花臉,渾身象從水里撈出來似的。有時乘著機器出故障的空隙,倒在草堆上打個盹,真想舒舒服服睡上一覺。好不容易熬到收工, 做點飯充饑,洗一洗,天已露白,趕緊躺一下,早上又照常去上課。 
     三百多個日日夜夜,多少汗水灑在了田原上,多少心血傾注在教學中……就這么奮斗下來,結(jié)果竟是這樣令人心寒。難道我用血汗,甚至生命換來的成果竟是這么微不足道?難道這就是我的勞動價值!真是廉價勞動力。正年輕力壯時都養(yǎng)活不了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過? 
    來到區(qū)政府,見到知青辦公室的周主任第一句話我就說:“我苦干了一年,連回家過年的路費都沒有,還欠隊里一分錢……”就再也說不下去了。他曾到我們學校去檢查過工作,對我較了解,也很同情,馬上安慰我說:“別急,別急。我們一定盡快給你解決?!甭犃怂囊幌?我這才舒心了點。 
      放學后,校長和幾位老師陪我回隊查賬。以前隊里是按頭等勞力給我記工,自從我去教書以后就按最低的工分標準來記工,與老太婆的標準一樣,這樣一來我的總分自然就很低。因此算下來就只有24.99元這個微薄的收入。校長與隊干部交涉,提出應該按青年組的標準給民辦教師記工,不得壓低民辦教師的工分。 
      經(jīng)過學校領(lǐng)導與隊里交涉,會計改正了對我的記工標準。管理學校的貧農(nóng)主席根據(jù)大家的評議,我被評上公社優(yōu)秀教師,獎勵了20個工分(折合10元錢)。上級知青辦也將我的安置費撥給了隊里,同時還補助了我50元錢。扣除來年的口糧、柴禾等款后,我一共得到90多元錢。這是我下農(nóng)村以來收成最好的一年,那份驚喜就不言而喻了。我不光是為這90多元錢而興奮,最主要是精神上的安慰。我一個知青能得到這么多人的關(guān)懷與重視,這是最感欣慰的。 
      由此,我不由得聯(lián)想到一個問題,人們常認為農(nóng)民自私、狹隘,這也是事實。有時自私得確實叫人受不了。但我又認為這也不能全怪他們,當時農(nóng)村的經(jīng)濟體制使他們形成了這樣想,這樣做。當時農(nóng)村的分配方式就好比是塊大餅,十個人分個餅,人均可分得十分之一,一百個人分,人均只能分得一百分之一,當然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多分得一點。老農(nóng)常說:“ 增人不增田,年年過荒年?!敝R青年來到農(nóng)村是能幫助農(nóng)民解決一些問題, 帶來了新文化, 新思想等, 但也從他們嘴里奪走了一部分糧食,從他們口袋里分走了一部分錢。當然在分配問題上就會出現(xiàn)不公,就低不就高,你多得了一分,他就得少拿一分,自私這也是很自然的事了。盡管平時大家認為我屬強勞力之列,我理應當?shù)玫捷^高的報酬,結(jié)果涉及到具體分配上就不以高標準來對待我了。哎,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我能生存下去嗎?我不禁直打寒戰(zhàn)??蓱z的農(nóng)民,可悲的知青族。
六、 
    這就是我在農(nóng)村最后一年的故事,一個辛酸的故事,一個啼笑皆非的故事。在農(nóng)村、有許多艱苦的事情也有開心的故事。給大家講一個捉魚的事情吧! 

  有個叫C喜之的青年買了個手電筒,晚上非和我們到河里去捉捻魚,我們在黑黝黝的夜晚來到村頭小河的橋下,挽起褲腿,就跳進河里,在淺水里找著。果然,有魚,但我們的技術(shù)太差,忙活了一晚上只捉了一條半斤左右的小魚。喜之不小心,摔到河里,全身衣服都濕透了。不過,總算沒有白來。大家也很高興,回來熬了一鍋湯,每人喝了一碗。心里暢快極了,總算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吃到了鮮魚。也是一件樂事! 

 我的三弟下鄉(xiāng)去了掖縣,他們哪里也很苦,知青們很難吃到肉,由于他們下鄉(xiāng)時只有16歲,都是些孩子,比較調(diào)皮。在一天晚上,他們帶著鐵锨,到村外打伏擊,打死了一只狗,拖回來燉了一鍋,好美的一頓飯??! 

     誰知、這只狗是隊長家的,隊長發(fā)現(xiàn)是知青給吃了,很生氣,把最累的農(nóng)活交給這些孩子。他們可真吃了苦頭。后來。在知青就工時說我弟弟沒有改造好思想,就不讓他回城,害的他在農(nóng)村比別人多受了一年教育。直到現(xiàn)在,談起殺狗,我三弟還是眉色飛舞,不接受教訓呢!
說到吃魚,到很有許多回憶的趣事。我們下鄉(xiāng)在濰坊,離海邊較遠,當時很少有海魚。只有干魚。有一次,大約是6月份以后,割完麥子。我從青島回來帶了10斤面包魚,{便宜}回來后分給了幾個好朋友老鄉(xiāng),誰知、老鄉(xiāng)對我說:這種魚怎么煮熟了咬不
去一看,原來面包魚要剝?nèi)テぴ龠M行炸或者煮。農(nóng)民們連皮一起做了,我連忙教會了他們。農(nóng)民們說:海里的魚真怪,還帶著厚厚的皮呢!豈不知這種魚只是5分錢一斤啊!  
    在那艱苦是年代,我們每天從事的是煩瑣的農(nóng)活,休息 時躺在地頭和農(nóng)民一起聊天,講故事,一天又一天,我們徹底變成了農(nóng)民,記得回到青島探家時、一口濰縣腔,土話連篇,若得弟兄們大笑。記得有一次有位農(nóng)民出了個謎語:大家能猜到嗎? 

草王造了反、 
將軍去出征。 
倒了鉤鏈槍, 
砸了瓦罐城。 
    這首詩歌寫的是在火熱的夏天,地里的草長的太高,我們農(nóng)民去鋤草,在休息的時候,插在地上的鋤頭倒了,打碎了送水的瓦罐。當老農(nóng)民講完后,我感到有趣,便記了下來,今天、寫給大家看看。  
      難忘的故事是一個接一個。記得那個年代,我們的生活特別困難,尤其是70年,我們那里發(fā)了水災,糧食減產(chǎn),隊里沒有特殊的照顧我們知青,天天地瓜面把我們組里的同學都逼回青島吃家長了。我由于兄弟姐妹太多,生活艱難。就在這里堅持。用地瓜面窩窩蘸咸鹽吃飯那是常事。割麥子時我的最好的就菜是一碗蟹醬。想起來,心寒啊!
進入了1971年,我們組里已經(jīng)有4個女知青結(jié)婚了,其中有3個跟了當?shù)氐霓r(nóng)民。我們組里的小潘已經(jīng)提升到杏埠公社當干部了,小隋去了供銷社當營業(yè)員,我和小張在紅衛(wèi)中學當老師,剩下的幾位知青同學因為生活艱苦,都返回城里,有的同學干脆在青島找了個臨時工,不回去了。 
那時侯、我們的遭遇還是很艱苦的。沒有白面,沒有蔬菜。每月4元錢補貼。但我們的心情還是樂觀的,每天唱歌,彈琴。其中有幾個農(nóng)民青年和我關(guān)系最好、他們的名字是:陳喜之、陳明海、陳乃田、和已經(jīng)逝去的{陳天祥}。他們在我插隊期間給我的照顧和幫助使我終生難忘!下面我將講述他們的故事!  
  
   
C明海是個富農(nóng)子女,大家都不敢靠近他,他很孤獨,經(jīng)常到我們組里來做客!我有一首詩歌就是寫的他。 


可憐的孩子——陳明海  

病重的逃荒者走投無路,  
把孩子送給無子的陳洪柱,  
他渴望孩子今后享福。  

轉(zhuǎn)眼間孩子已經(jīng)長大,  
風雨中走上坎坷路,  
但他的心理無限苦。  

因為養(yǎng)父是富農(nóng),  
黑五類的帽子象座山,  
他落入階級斗爭的大熔爐。  

批判會上他是靶子,  
義務勞動要受監(jiān)督,  
沒有戀愛、溫情和幸福。  

晚上,知青們唱起歌,  
他悄悄地來到我們屋。  
讓激情的歌聲把他的凄楚驅(qū)逐!  


寫于1971年6月2日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