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訂閱《小說選刊》至今,我從中品讀過的中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多達數(shù)百篇。受閱讀習慣影響,我向來是只閱讀作品而不關注作者姓名和文章出處的。正因為此,我記住的作家寥寥無幾,存于腦際的僅有五位。記住莫言,是因為他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記住賈平凹,是因為他是文學名家,上學時曾學過他的《我的小桃樹》;記住劉慶邦,是因為他關于小說細節(jié)之美的創(chuàng)作心得讓我受益匪淺;記住杜衛(wèi)東,是因為他的“主編回復”用語平實,言詞懇切,充分體現(xiàn)了《小說選刊》的大氣與靈氣;而記住方方,是因為她的《涂自強的個人悲傷》深深打動和感染了我,給予我的心靈觸動和對現(xiàn)實的反思太大太深。
當滿含熱淚讀完《涂自強的個人悲傷》之后,一種莫名的傷感和難以言說的復雜情緒不能自控地縈繞著我,讓我久久無法釋懷。小說主人公涂自強很勤奮,很執(zhí)著,很節(jié)儉,很孝順,也很寬厚,按說,他的生活應該順遂豐滿,可他的人生卻辛苦恓惶,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巨大反差讓人感到憂傷。涂自強的命運讓我為之反思的是:涂自強的悲傷難道只是一個人的悲傷嗎?
涂自強一直很自強,他十年寒窗苦讀終由一名貧困山區(qū)的“丑小鴨”一躍成為大學校園的“金鳳凰”,他靠邊打工掙錢邊趕路的方式艱難抵達學校,靠在學校食堂打工、做家教、幫同學洗衣服的方式勉強維持學業(yè),他從未向家里要過一分錢,他與舍友相處融洽,他勤學上進,從未因家庭窮困潦倒而悲觀消沉。正當他全力以赴備戰(zhàn)考研等待新的“陽光”之際,獲知父親逝世的消息,為了盡快改善家庭生活狀況,他不得不放棄繼續(xù)考研深造的機會。他畢業(yè)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告公司從事電話營銷,他工作勤勉努力,業(yè)績不菲,正當他滿懷希望等待發(fā)放工資獎金之時,得知老板“潛逃”的消息,大半年的辛勞和付出瞬間化為泡影。為了讓年邁的母親老有所依,他毅然決定攜母打拼,久居農村的母親無法融入大城市的生活,抑或迷路、抑或生病、抑或與人發(fā)生爭執(zhí),為了找尋母親、為了保護善良柔弱的母親,他挑戰(zhàn)了公司高層的心理承受極限,被無情地解雇了。與此同時,由于憂思過度,加之長年帶病操勞,不堪重負的他被檢查出罹患肺癌晚期。把母親安頓于尼姑庵之后,他選擇一個人靜靜地離去。這就是涂自強短暫而恓惶的一生,他從未松懈,從未放棄,卻也從未得到。
或許有一些人會說,小說本就是作家虛構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此多摧殘命運的巧合不可能在同一個人身上重復上演。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不妨換個角度想想,在我們的身邊,難道就再沒出現(xiàn)過第二個涂自強嗎?或許每個人的人生經(jīng)歷不一樣,境況也不徑相同,但涂自強的命運絕不只是個例,涂自強的悲傷也絕不只是一個人的悲傷。我時常會想:涂自強是那樣努力和執(zhí)著的一個人,如果接受的教育更好一些,他考取的大學或許會更好一些,那么畢業(yè)后的工作或許更穩(wěn)定一些;如果他的父親沒有因遭受打擊而突然辭世,他必將高分考取重點高校研究生,那么他未來的發(fā)展空間或許更廣闊一些;如果不是因為父親的悲劇性離世給予他的打擊和沖擊太大,他選擇回到家鄉(xiāng)工作,那么他的生活或許更平靜一些;如果母親在大城市里生活的“意外”更少一些,那么他的事業(yè)或許更順暢一些;如果經(jīng)濟再寬裕一些,壓力再小一些,他去醫(yī)院看病的時間就會更早一些,那么他的病一定會更容易醫(yī)治一些;甚至如果生活過得更富足一些,那么他的生命維系時間或許更長一些……可是這一系列“如果”都只是我個人的主觀設想而已,涂自強根本就沒有選擇這些“如果”的機會,他只得無奈地面對一環(huán)連一環(huán)無情的波折,不斷地遭受一波接一波強烈的打擊。
相比于涂自強還有身邊許許多多與涂自強有著類似悲傷的人而言,我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個人奮斗得以成功的時代和家庭,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甚至感激過往經(jīng)歷的一切。我的一個初中同學,學習刻苦努力,成績很優(yōu)異,但因中考發(fā)揮欠佳與中專學校失之交臂,只得無奈地就讀高中,高二時他的父親不幸病故,又不得不輟學打工貼補家用,現(xiàn)在靠做紙貨維持生計,同學聚會時每每談及此人,大家無不扼腕嘆息。另外一個初中同學,高分考取師范學校,畢業(yè)后通過就業(yè)考試被分配到村委會完小任教,他工作勤勉務實,拼搏了十幾年成為該校的教導主任。還有一個同學,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中考狀元”,中專學習計算機專業(yè),順利通過國家計算機二級等級考試,畢業(yè)后成為鎮(zhèn)政府辦公室打字員。還有許多中專同學,畢業(yè)后恰逢國家實行“雙軌制”,在外打工者大有人在,其中不乏成功者,但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依舊很奔波……這些都是我身邊的“涂自強”,而且我們周圍還有許許多多“涂自強”在困苦中艱難前行。每每遭遇挫折或是經(jīng)歷不平,或許我們曾經(jīng)失落過,也沮喪過;無奈過,也抱怨過;無助過,也苦惱過。但想想涂自強的事事艱難,我們偶爾遭遇的挫折和處事不順又算得了什么?當“涂自強”還在為就業(yè)而四處奔波時,我們已經(jīng)擁有了一份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當“涂自強”還在為溫飽問題而焦慮時,我們已經(jīng)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當“涂自強”的孩子還滿臉泥土的在泥巴塘里玩耍時,我們的孩子已經(jīng)身著干凈整潔的衣服高高興興的在幼兒園里嬉戲……與“涂自強”相比,我們還有什么可抱怨的?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總是風平浪靜的,無論享受陽光沐浴,還是遭受風雨洗禮;不論身居高峰也好,跌落低谷也罷,如涂自強般的“自強”精神永遠不能丟,逆境面前不自卑,不消沉,順境面前不自滿、不浮夸,才能讓我們在知足中收獲到滿滿的陽光。
作者姓名:林 瓊 郵編:655000
工作單位和聯(lián)系地址:云南省曲靖市麒麟?yún)^(qū)建保路曲靖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
上一篇: 背靠書櫥面朝窗
下一篇: 無償獻血的光榮與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