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靜方能漸行漸遠(yuǎn)
來源:作者:房崇新時間:2013-06-24熱度:0次
人心在靜態(tài),靈魂得以休養(yǎng)生息。能在匆忙中存留一份平淡的心靜,是健康優(yōu)雅的平常心態(tài)。無論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還是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心隨之在浮躁的飄忽之中,久而久之,最終偃旗息鼓,回歸平靜。
當(dāng)下的人,走在匆匆過往的塵世,把自己的心真正靜下來,實屬不易之事。我常常經(jīng)歷的感受是,今天剛一消停好不容易安靜了下來,等不到明天又開始躁動不安,輾轉(zhuǎn)未眠。此刻靜到了彼時又風(fēng)生水起,茫茫而一片空白,心里成了一團(tuán)亂麻,到了下班空空的,不知所以然。因為什么?因為那份浮名,那些許薄利,或那些可望不可及的事兒,夾雜叢生,令心動,使心熱,甚至心狂 !所以能使人的內(nèi)心安靜下來已是十分的難求難得,能有片刻無憂的安靜,應(yīng)為一種奢侈。
其實,心靜是一種境界。我們每天默望著這個世界,同時我們的心也在承載著這個世界,在我們走過的心路歷程,看到的還是雜草多鮮花少,經(jīng)受的還是磨難多順風(fēng)少,生活里的挫折、煩惱與糾結(jié)動輒就會在你剛剛還未笑完,就隨時冷不丁冒出來,讓你和心都不得安寧、不能平靜!備受艱辛與磨難。但有時回頭望一望自己走過的那段路,想一想海明威《老人與海》中有一句話,當(dāng)時時為我們所記取:生活總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后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所以,心靜方能漸行漸遠(yuǎn)!
因為,心靜易思。躁動的心在黑黑的夜里,靜靜躺下來,一切如止水,但心可洞若觀火,了然于眼,了然于心,靜觀其一動一變。對人而言,靜為默,默為無聲,無聲其實有時是一種最有力量的聲音,就如逃跑有時也是一種前進(jìn)!
因為,心靜易安。凡事靜下來,就常常從情緒渲染的熱度中冷卻下來,安定下來,步入理性的沉思,重新在反省后整裝待發(fā)。
因為,心靜易悟。有著古老年代的中國,先人智慧,燧木即可取火,照亮生命不息的圖騰.....而今心靜能參悟,似持一把火,可以悟得光明,照亮自己,也將照亮身邊的親人與朋友!人內(nèi)心的善良,人性的智慧在靜態(tài)下熠熠生輝。
心靜,是一種真,一種歸真的返璞,原味的本真。其實人只有洗蛻浮云凡塵,遠(yuǎn)離浮華誘惑,心才能找到落腳的地方,那個地方即便是窮鄉(xiāng)是僻壤,但能生根,能自然成活,自由成長,而永不被牽制、被捆綁,被潛規(guī)則!
心靜以致遠(yuǎn),寧靜之中的萬物生靈,心靜為至上。心靜之時,也正是握住寸金光陰,養(yǎng)精蓄銳,韜光養(yǎng)晦,蘊育新的生機,追尋新的夢想!
心靜,是一種定力,它蘊含著自我的精神,自我的操守,自我的尊嚴(yán)。在這樣一個繁華似錦和繁文縟節(jié)共生相長的年代,這樣的現(xiàn)實而又微妙的人際社會,自會有泥沙俱下之狀,也必有魚目混珠之象。常會捫心自問,如何面對?如何承受?儒釋道的先賢似乎都同樣在啟迪我們,唯以內(nèi)在不變的堅守,來守住靈魂深處那唯一的心靜,才會強大的內(nèi)心和定力,讓自己三尺微命卓爾不群于塵世。心靜才顯氣度,心靜才顯風(fēng)骨,心靜才顯精彩!
心靜,是一種美,一種適應(yīng)自然,走近自然,融于自然的大美!它讓我們不斷超越自我,一定會漸行漸遠(yuǎn)!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