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那年十七歲
來源:作者:xxjd221830時間:2013-06-06熱度:0次
父親第一次參加工作時,才剛好十七歲。來村里招工的那個人,原本嫌父親身材過于單薄,可是架不住父親的軟磨硬泡,最終點頭同意讓父親跟了去。
那時的交通工具只有一掛馬車,人多坐不下,總有幾個需要步行,哪個走累了,換到車上坐一段路權(quán)作休息。途徑易縣時要過拒馬河,父親說那時的拒馬河比現(xiàn)在的河水大得多。要坐擺渡才能過去。這樣走了近三百里路,總算到了門頭溝。
在這里,父親第一次吃到了白面饅頭、大米飯以及有肉的菜。爺爺去世過早,奶奶改嫁時,把不足八歲的父親和大他兩歲的姑姑留給了父親的大伯?!皼]娘的孩子少人疼”,從那時起,父親每日天一放亮,就要背上一個大背簍出去放牲口,懷里揣一個蒸過的土豆算是午飯,晚上回家時牲口要吃飽,背簍里的糞要拾滿,否則是沒有飯吃的。而一直到參加工作前,父親沒有穿過一雙屬于自己的鞋。相鄰的嬸子大娘看他數(shù)九寒天時還赤著腳,把家里孩子穿過的拿一雙給他,所以母親常常會說,你爸爸小時可沒少穿人家的花兒鞋。至今父親的腳底仍舊厚厚的一層老繭,晚上洗完腳總要用木銼才能修理。
五八年時,父親和好多人一樣辭了工作回家去種地,據(jù)說是當時一個月的工資買不來一袋土豆。相比起來莊戶人更相信土地一些。但這樣的土里刨食也就持續(xù)了一年多光景,父親便又第二次參加工作到了地質(zhì)隊,這一次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直到退休。
有時我會感慨父輩們那種一絲不茍和任勞任怨,任何事只要國家和組織上需要,他們都會無條件服從安排,父親工作期間輾轉(zhuǎn)到過許多地方,最初在鉆機,機掘隊,后來做飯的大師傅退休了,領(lǐng)導找到他說你去食堂做飯吧,父親連猶豫都沒有猶豫一下就去了食堂。
由于父親常年在野外,我們父子間交流很少,小時候我一直覺得父親很嚴厲,甚至有些生疏。等到我參加工作也到了地質(zhì)隊后,父親最常和我說的,就是要我安心工作,要服從組織安排,和同事和睦相處。而這也幾乎成了我為人處世的準則。父親文化不高,說不出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但他懂得感恩,知道以德報怨,當年那個待他刻薄的大伯,父親一直都十分孝敬,直到老人去世,父親一直像親兒子一樣對待他。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