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兒故事之三—小兒乖乖
來源:作者:劉玉福時間:2013-05-30熱度:0次
兒子小的時候很是討人喜歡。性格不執(zhí)拗、也很乖巧,很少因為達不到自己的意愿而哭鬧不止。
在他一歲多剛剛牙牙學語時,還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伤弥w語言加上簡單的詞匯總能讓家人明白他的意思,而不會因為沒人理解而氣急敗壞。
那時我從部隊轉業(yè)回來,地方上還沒安排工作。為了養(yǎng)家,我給一家民營企業(yè)跑外銷,經常出差個把星期才回家一趟。一次我出差十多天回家剛進門,岳母指著我對剛蹣跚學步的兒子說:“你看誰回來了?”兒子看見我居然兩眼“放光”,踉踉蹌蹌跑到我跟前,雙手抱住我的腿不肯松開。當妻子接過我雙手提的東西,我彎腰抱他,他才快樂地偎到我的懷里。這小子,不會喊爸爸,更不會說想爸爸的話,可他照樣把親情詮釋地如此淋漓盡致,把全家人感動了。
還有一次出差回來,晚飯后豎抱著他和家人聊天,他突然左手用力往我的右咯吱窩里插,身體也向我的右胳膊傾斜去,嘴里緩緩道:“燕—燕”。我一時沒回過神來,妻子樂呵呵地說:“兒子困了,讓你唱‘小燕子’哄他睡覺呢。你看你這腦子,跟不上兒子的進步了。”
小區(qū)的農貿市場和道路兩邊,隨處可見賣兒童玩具的小攤。帶兒子出來玩,路過這些小攤,兒子的眼睛也是緊盯著那些玩具。雖然家里已經有了不少,但不可能同攤位上的數(shù)量和種類相比。我就教育兒子:家里有挖掘機、汽車、小狗、皮球等好多玩具了,看看可以,咱不要買。也是兒子乖,真是沒有哭鬧著要過。再路過那些小攤,他用簡單的幾個詞匯重復著:“家有挖機,汽車,好多,不要……”像是向我表明態(tài)度,也像是安慰自己。
等到地方安排我正式上班了,單位離家比較遠。為了上班方便,我們一家三口搬到妻子老家的平房里居住。這時兒子快三周歲了,對大人的事情有了懵懂的認知。在單位上班,我和科長一個辦公室,他不但業(yè)務能力強,人也好,特別關心下屬。我和妻子聊單位事情,提到最多的人就是科長,我自豪遇到了好領導。有一天我到偏房里拿東西,兒子也跟了進去。墻上掛了一張六七十年代印刷的年畫—毛、劉、周、朱四位國家領導人。兒子瞪著眼看了一會問:“爸爸,畫上那幾個人是誰???”我一邊翻找東西一邊答道:“這幾個啊,都是國家領導人,其中有一個是毛主席”。過了一小會,兒子又問:“爸爸,是不是也有你的科長?。俊?BR>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