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粒
來源:作者:許立春時間:2013-05-28熱度:0次
麥?zhǔn)占竟?jié)到了,我總會想起一些曾經(jīng)的往事,慢慢的回味咀嚼似有甜蜜的感覺,有的往事想起來不覺滑稽可笑。
以前,每逢麥口的季節(jié),收割下麥子以后,社場上堆成了小山。生產(chǎn)隊都要組織大規(guī)模的脫粒作業(yè),何謂脫粒,就是把麥秸和麥粒分離的過程,它和今天的收割機費事的多了,脫粒作業(yè)是要好多人合著完成的,要有人喂機,有人運麥捆子,有人運麥秸,有人在脫粒機的肚下鏟粒子。。。。。。脫粒的場面熱鬧非凡,夜里也是沒有消停的時候。
運麥秸是大眾化的行當(dāng),需要人多,我經(jīng)常被分配運麥秸,云麥秸的人雖然很多,因為要把麥秸運得遠(yuǎn)遠(yuǎn)的,不能影響脫粒作業(yè)的范圍,所以,工作并不輕松,我覺得很累,總想揀相輕便的活計。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秘密,覺得鏟粒子的人很輕松,嘴上戴個口罩,頭上戴頂斗笠,站在脫粒機旁邊,隔分把鐘鏟上一掀,不慌不忙,好不悠閑自在。于是,我動起了腦筋,托人和隊長說情,讓我做鏟粒子的事情。功夫不負(fù)有心人,我還真的領(lǐng)略過“享受”的一份快意。
秋天到了,隊里又收下了玉米,玉米棒子象手榴彈似的,橫七豎八地堆滿了整個社場,隊里還照樣用脫粒機脫玉米,隊長又要安排作業(yè)班子了。按照思維慣例,我首先想到了輕便的活計,于是舉手報名鏟粒子,隊長也欣然同意了,沒想到的是,脫玉米可不同于脫麥子,一支玉米棒子和一捆麥子不一樣的,粒子占取的比例可大多了,鏟粒子卻變成了重活計,我最終還是虧了!
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七日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