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雨
來源:作者:朱玉富時間:2013-04-28熱度:0次
淅瀝的小雨在風中放任自由,不知不覺中已轉(zhuǎn)換成心河里那陣陣漣漪。撥開雨絲卷起的珠簾,將手探出窗外,接過從天庭灑落人間的珍珠,展開那一幅蘊著風和雨的詩情畫意,撲面而來的是感動和沉思,還有那一縷縷浪漫雨絲的撫琴聲。
雨絲如那淺淺憂傷中的詩行,飄落在窗臺上濺起的水花打在臉上,讓人感到氤人心脾的愜意。那掀起雨簾流蘇,如少女的面紗,醉了如水的靜夜,把心靈深處的塵埃蕩漾……
讀雨,是一種心情!多少次在雨絲如飛的青石橋頭,看塵染的欄桿洗出生命本真的青白,所有的外殼剝落時,那無暇的純凈透出明目洗心的亮色,或光潔或嶙峋的額上泛出歲月淺淡的潮汐。
雨滋潤這一片寧靜的土地,土藍色瓦更像是閣樓身上披的一面帶羽的蓑衣,春雨總是多情的,悄悄滋潤到瓦縫,最后才從這面蓑衣上滑落,從屋脊上再過渡到房檐斷斷續(xù)續(xù)的滴落著,又回到大地上。唱著歡快的進行曲到了世界的每一處角落。
雨夜,在臺燈暈染的橘黃里,捧上一杯裊裊的茶香,任雨滴帶著思緒漫步游離,便有了“小樓一夜聽春雨”的意境。只是不知道曉窗起處,明早的繁花又落了多少,深巷是否可有杏花?
多少個清新靜寂的雨夜,輕輕打開那份久違的旋律,音樂彌漫中泛潮的思緒,在檐雨滴答的輕叩里輕盈逸動,窗外綿密飄灑的心事,在洇潤的黑暗里,仿佛舊夢在絮絮低語。 “想聞散喚聲,虛應空中諾”,古代民歌中描寫單相思的詩句,竟然穿過千年的時空,伴隨著雨聲跳入了我的腦海。明白了古人填詞做詩,為何總喜歡運用雨的意象。
雨在人間飽蘸了多面的情感,蒸發(fā)至天宮,在天宮凝結(jié)玉露,將萬千的情感融匯再傾瀉而下。因此雨被賦予濃厚的感情色彩,“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秋月;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辈煌娜松秤?,感悟出不同的聽雨風景。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讀雨,是在聆聽靈魂的對話。用心,跟著雨絮慢慢飄灑,靜靜地感受,雨絲,是一支沒有音符的樂曲,只有細心傾聽的人,才會品懂它的韻律。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