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一個極平常的日子,兩天之后就是小寒節(jié)氣。
清晨的霧霾,讓對面的山隱藏了自己的容貌;即使路口的紅綠燈,也讓駕駛員看不清楚,只能依靠人行道的綠閃指引。
泉城的霧霾,帶給人們諸多不便,咳嗽,呼吸不暢等等。孩子們停學待在家里,這也是不多見的事情。
太陽終究會出來。中午,太陽沖破霧霾,露出自己的面容,霧霾的濃度隨之減弱。
下午五點后,從東向西穿過開元隧道,白色而巨大的太陽,冷冷地低垂在西部天空,千佛山恰如一道綠色的屏障,托舉著美輪美奐的太陽。
我驚奇了,這樣巨大的太陽,在我的生命中是第一次見到。離開沂蒙山37年,來到濟南也已經(jīng)35年了,今天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輝煌的太陽。
我站在千佛山南門的旅游路旁,睜大眼睛欣賞著這難得的自然景觀。車流不斷或向東或向西疾駛,我一個人站在那里,想著千佛山的種種傳說,看著佛慧山在落日下展現(xiàn)的輝煌。
是的,十年前,千佛山南的旅游路是一道深溝,路,就是羊腸小道。如今,千佛山南面的山巒已經(jīng)變?yōu)槭锂嬂染包c;再遠眺望,金雞嶺下的歷陽湖,已經(jīng)將大明湖的水源源不斷輸送上來,成為一個人工湖,成為泉城一道新的景觀,在它的周圍,臥虎山已經(jīng)成為濟南的另一張名片。
我驚奇,人類改造自然的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已經(jīng)超越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
千佛山、佛慧山等等眾多的山巒,如同濟南南部的第一道屏障,再向南行,就是濟南眾多山巒組成的南部山區(qū),據(jù)說泉水的發(fā)源地離不開南部的群山。
山巒由石灰?guī)r組成,石灰?guī)r屬于沉積巖,和巖漿巖、變質(zhì)巖共同構成三大巖石。是的,若沒有如此多的石灰?guī)r,地下水、泉城的景觀怕是另選他地。
地靈人杰,當年乾隆來到濟南,一首贊美千佛山詩篇中的岡巒雄秀,成為千佛山南門的牌匾,相信不少人為心存疑問:乾隆何時題過這樣的名字?要追究答案,請到千佛山興國禪寺正門外看那個樹碑,就能看到這一內(nèi)容。
轉眼,那輪碩大的太陽,被西面的山巒遮擋,我知道,此刻,我只有登上千佛山才能再睹她的芳容。
而當我真的到達山頂,太陽肯定會落山。
可遇不可及,自然如此,人生如此,生命亦如此,我既然已經(jīng)看過這樣的壯觀,就讓她珍藏在心里,去開始另一個屬于自己的天地。
如此想來,我的心情平靜了許多,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經(jīng)歷著,就是美好,微笑著面對每一天,每一天將帶給你更多的美好!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