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寧靜致遠。
但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做到。
“我聞到初春的味道,那如同兒時夢境新鮮的芬芳;也嘗到思念的苦澀,這回望遠方秋雨般無垠的蕭索……”初春的味道,猶如兒時的夢境,幾多鮮活清澈而曼妙。然而歷經(jīng)夏秋,塵埃浸染后,我們每一個人,各自夢游。
甚至總是沒有辦法走出自己織就的夢魘。
你是否經(jīng)歷過,突然就在自己的胸口,感覺狂躁的火在燒,感覺壓抑的靈魂厭惡著每一寸肢體,面對生活,面對朋友、親人、愛人和孩子,突然間一切都毫無頭緒,無能為力,無所適從。
但當你靜靜的慢慢的冷靜下來,你又覺得一切的狂躁與壓抑都來得那么的無緣無故。
你說,“我想靜靜”。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不認識靜靜到底是誰。或者說,我們都沒有認真的想過,怎么樣去靜靜。或者,我們就壓根的沒有修習過控制自己情緒的這門學問。
安靜的,在路上。這是一門生活的藝術(shù),也是關(guān)于我們的生命能鮮活清澈而曼妙的走向成熟的哲學。
(二)
“我去到來時的路上,還是那躺在公路盡頭的月亮,電臺里放著披頭士,可那在我身旁熟睡的你在哪里……”汪峰的歌曲依然那么深入骨髓洞徹心扉。
回頭看看我們來時的路,是什么讓我們失去了兒時的夢境?
是什么讓我們總是回憶不起兒時的那份清澈和簡單?
又是什么讓我們變成一個我們自己都無法認識的自己?
來時的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歷經(jīng)風霜雨雪和凡塵濁氣的侵蝕,我們的身上積淀了太多的塵埃。
而我們卻很少能安靜下來,找到一種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清理、洗滌我們身上和心靈深處積淀的塵土。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被動的選擇一種方式,比如淋雨。可能你遇到的是打在身上生疼的瓢潑大雨,一下子就刷掉了你身上所有的塵埃,但會讓你痛及靈魂;也有可能是綿綿細雨,和著你身上的塵埃,就那么黏糊糊的在你身上,揮之不去,當你最終恍然大悟的時候,你獲得了寧靜,但卻所有的都離你遠去。
人生需要主動的修行,以洗凈所有積淀在我們身上、殘留在我們心底的塵埃。
(三)
人生就是一次修行。我們需要在修行的路上互相攙扶,以致讓我們彼此能走得更遠。但如果你需要走得更真實更深刻,真正的修行是修心。
沒有修心的修行,最終修出來的,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織就的與兒時夢境的鮮活清澈背道而馳的現(xiàn)實生活的夢魘。
沒有修心的修行,甚至跨不過一條溪流,越不過一個山谷,只能對著前方的山峰望而卻步。
那么,漫長的人生中,如何修心?
其實很簡單,不忘初心就好。
找到自己的本心,記得來時的路,在寧靜、安詳中修行,在時光的輪換中,所有生活中的不快樂、不如意、不稱心、不滿足……自會塵埃落定,時間自會給予所有我們想得到的答案。
人生不止是一次修行,更是一次孤獨的修心。
修行的路上,我們要感恩,向我們伸出援助雙手的所有同行。但修心的路上,沒有人能幫助你,一切都要靠你自己。
“人啊,你得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