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版納過春節(jié)
來源:作者:張建樹時間:2014-09-10熱度:0次
那年秋收完畢,中原大地已有絲絲涼意,我和妻子、兒子匆匆踏上趕赴云南西雙版納的征程,盼望著與居住在哈尼山寨的岳父一家人團圓。經(jīng)過一星期的長途跋涉,中午時分到達西雙版納首府——景洪市。下車四處眺望,漫山遍野間桃花盛開春意正濃,街道與上次來版納時相比覺得更干凈了,路面更寬闊了,兩旁的樓房也長高了許多。一群群身著五顏六色短裙、頭戴斗笠的各族婦女,一邊用不同的語言叫賣,一邊用詫異的目光看著我們,仿佛發(fā)現(xiàn)了天外客似的。我深深意識到這是北方的裝束風格惹的禍,本地人和外地人,就像頭上貼了封簽一樣,一眼就能看得出來。走出版納車站,繞過一片清清的河水,穿過一段香蕉林,原始森林腳下的那個彈丸竹樓寨子,確切地講,只有三戶人家的名叫石頭寨的村子,就是妻子的家鄉(xiāng)。
石頭寨的居住主人都是哈尼族人,外人都叫哈尼寨。哈尼寨環(huán)境優(yōu)雅,旁邊山澗內(nèi)流水咆哮,晝夜不息,像一位哈尼老人動情地唱著山歌;仰望山頂,樹木蔥郁,原始的參天長樹懸在半空中,像少女張開臂膀迎接八方來客。山勢雄偉,挺拔險峻;放眼山下,香蕉串串,梨花飄香,紅花白花藍花爭相怒放,處處是花的海洋、花的王國;側耳細聽,猿鳴陣陣,虎嘯鳥歡。寨后便是莽莽森林,遮天蔽日,神秘莫測。附近分布著許多小寨子,住著傣、漢、瓦、苗等20多個民族。有時一個寨子就是一個民族,他們雖然言語不通,但彼此之間相互尊重。
春節(jié)一天天逼近,寨子里卻沒有一家辦年貨的,放炮的也沒有,沒有一絲春節(jié)氣氛。但是各家忙得不亦樂乎,不少人天天早出晚歸,年輕人在地里打稻谷,老年人在山里或砍柴或放牛,身上都背有獵槍。他們吃住在外邊,一般幾天才回家一趟,寨子里很少見到人。妻子說,這里哈尼人和傣族人不過春節(jié),哈尼人過陽歷年和漢人過陰歷年一樣隆重,而傣族人過潑水節(jié),一般在四月份,只有這里的漢族人才過年。細想這也不足為怪,這就是民族差異嘛,比如這里的摩梭人有走婚的習俗,誰也不笑話誰,要是我們漢族人這樣,不叫人搗爛脊梁骨才怪呢!正月初一那天,我心里悶悶不樂,心想在北方,今天可是最熱鬧的時候,可在這寨子里像沒事似的。岳母走過來拉著我的手用哈尼語告訴我,附近寨子的一家漢族朋友,聽說我來自北方,讓我們一起去過年。岳父抽著水煙袋,一邊用黑布袋裝著花生米,一邊盛了一小壺自己煮的苞谷酒。我們帶著這些禮品,說著笑著翻過一座山就來到那位漢人家。那里漢人過年也不放炮,也不像我們北方人起得早。早上不吃飯,這是他們的傳統(tǒng)習慣。我看到過年的飯席上有魚有肉有蛋,青菜更多,極其豐盛,一種菜放在一個鋁盆里。端上來的沒有水餃,只有干蒸的大米飯。少數(shù)民族有喝酒的習慣,岳父說他每月要喝四十多斤的苞米酒。吃飯時酒是必備之品,每人倒上一碗,放在眼前,但不像我們北方漢族人喝酒不放倒人不罷休。誰喝多少悉聽尊便,沒有人勸你喝。就連吃飯也一樣,你吃完飯只要不???,主人只管給你加飯,直到你放下筷子說飽了,主人對你報以滿意的一笑。他們的習慣是,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高興。
淳樸的民風,厚道的版納人,再一次讓我怦然心動,我默默自語:版納,我還會再來的。
?。ê幽鲜∮莱鞘形汗げ繌埥?5896947311 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