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家的小豆豆
來源:作者:紫秋居士時間:2014-07-04熱度:0次
小時候,表姐家的小豆豆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小能豆。學前能背古詩、能跳舞,媽媽經常教她,和媽媽的關系可好了。進入小學階段,表姐下崗后學做生意,又加上家中有病人,整天人忙的分身無術??傆X得孩子上了學,一切都有老師呢,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少了、溝通少了、撫愛少了。而偏偏小豆豆進入一個缺乏愛心的班級,班主任對孩子并不好,孩子回家又不能也沒有機會和大人交流,就這樣,小豆豆在痛苦中度過小學。當然學校的事是最近媽媽才從豆豆的口中了解到的,后悔已經晚了。
進了初中,家里的生意有了起色,媽媽要讓豆豆上合肥最好的學?!F族學校。媽媽想當然的認為,上了最好的學校,孩子就能學好了。誰知孩子離開父母,也離開了親情和有效地交流,媽媽在小豆豆的人生中又走錯了一步棋。
進入高中,當年的小豆豆長成了大豆豆,十六七的姑娘也正處在青春叛逆期,許多做法父母看不慣,長期的缺乏交流使母女鴻溝漸寬。沒辦法,表姐只有求助于心理醫(yī)生,說出了自己對女兒的看法。醫(yī)生又讓帶去了豆豆,經過了解,給表姐的答案是:女兒很正常呀。
記得多年前我就看過這樣一句話:人的不幸,往往是不能相互溝通、不能相互理解造成的。是的,作為一個母親,孩子從小學到中學,沒有心與心的交流,沒有親親的愛撫,金錢買不來親情,也買不來溝通。表姐的一些做法,想必和許許多多家長們的做法一樣,只要讓孩子吃好穿好,物質生活有保證就行,忽視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從來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孩子大了又猜疑孩子的某種做法。和異性同學走近了,就有談戀愛的懷疑,做父母的不知道青春期的孩子也需要異性的友誼。大多做父母的只按照傳統(tǒng)的、自以為是的老方法去管教孩子,哪能和孩子平起平坐和自己的孩子交朋友。總認為小孩子家懂個啥?自己能包辦百病,其實自己是個庸醫(yī),連孩子的病根一點也摸不到頭腦。其實孩子的所謂“病”,都是父母引起的,病根在于父母,因為孩子身上的毛病都是父母問題的折射。
表姐在心理醫(yī)生的幫助下,打開了和孩子交流的大門。表姐也積極參加了網上父母成長群的學習,學習一些先進的、好的教育方法,反思以前教育孩子的失誤,真是后悔莫及。為了更好地便于溝通,五一假期,母女倆專程從合肥到鄉(xiāng)下來,到表姐年輕時曾經工作的地方走一走。不過,媽媽描繪的二十年前的鄉(xiāng)村風光在現實中破滅了。盡管如此,母女倆到田間走一走,也便于更進一步的溝通。學會溝通,從心靈開始。母女倆的心靈距離更近了,女兒有話愿意和媽媽說了。
最近從網上了解到,表姐和另一家相邀,兩家一起出去過旅游,對培養(yǎng)獨生子女的交往和母女的親情也是有幫助的。每天在學習網上,聽課時都能見到表姐的身影。做父母的只有了解教育、懂了教育,才能更好地去實施教育,才能讓孩子少受委屈,健康地成長。我堅信:小豆豆的健康成長有了更大的希望。
2014年7月3日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