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631弄
來源:作者:許桂林時間:2014-06-22熱度:0次
631弄在上海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類似石庫門那樣的老弄堂。它是原上海軍工企業(yè)101廠的家屬居住區(qū)。101廠是隨解放軍南下從南京整體遷到上海的。在文革中曾因為武斗死過人而一度在上海灘很有點名氣。631弄也就跟著出了點名。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就是在那里度過的。
631弄建立于五十年代。它建在閘北區(qū)地盤上,隔著滬太路卻是普陀區(qū)了。我家搬進去的時候,弄內(nèi)有十幾幢青磚紅瓦的三層樓房,有七八條冬青樹環(huán)繞的水泥小徑,還有一汪清澈的小河從南面流入蘇州河,環(huán)境既清靜而又優(yōu)雅。101廠重視教育,當時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弄內(nèi)建了職工子弟小學。也許是從南京遷過來的原因,631弄的孩子們語言很特別,都是帶著變了味的南京腔,被人稱作“631弄話”,多少年來很為蘇北人和上海人不屑。
那時候的631弄應該是市區(qū)和郊區(qū)的結(jié)合部。它所在的滬太路和中山北路口每天都聚著一些拉客人的三輪車。車夫基本都是蘇北人,為人善良真誠,從沒聽說有宰客的現(xiàn)象。一直往北經(jīng)過廟頭等地,就是大場飛機場了,每天都會有軍用飛機從上空隆隆的飛過。上面的標志清晰可見。往東是一大片墳地,再往東就是閘北公園了,同盟會創(chuàng)始人宋教仁的墓就在那里。小時候不知道葬的是誰,常在那里嬉戲打鬧。南邊的小河里有小銀魚游弋著,陰雨天時小河的上空會出現(xiàn)很多翻飛的小蜻蜓。弄內(nèi)還有一大塊足球場大小的空地,孩子們常在這里踢球和打鬧。
也許父輩們都是在軍工廠的緣故吧,631弄的孩子們自成一系,很少和外界的孩子們交往。又也許父輩里有不少打過仗的軍人吧,631弄的孩子們很獨立也很倔強。摔跤打架是家常便飯;玩軍事游戲是每天的歡樂;噴的水槍、滾的鐵環(huán)、抽的陀螺等等,都是自己做的,很少有人家去商店買現(xiàn)成的玩具。
631弄的家長們每天在軍工廠忙碌,不太理會孩子們的學習。他們相信職工子弟小學,那里都是101廠派來的大學生,挺會教書的,學生也用功。631弄的孩子常被外界戲稱是“散養(yǎng)的”,但孩子們事實上每年考進市、區(qū)重點中學的還真不在少數(shù)。也有不少成了今天全國各類行業(yè)的大師級人物。
夏天的傍晚是631弄最有色彩的時光了。樹上的蟬一個勁的鳴叫著,夕陽還沒有完全下山,整個里弄基本上都被各色的涼床擠滿了。涼風輕輕的撫著,天空有流星劃過,遠處的墳地飄著磷火。那時候我喜歡聽大哥哥大姐姐講莫須有的妖魔故事直到夜深。直到什么時候睡著了帶著一頭露水被父親抱回家。
上海一天天的在發(fā)展,人口也一天天的在增多。到后來,631弄里的冬青樹沒有了,小石條路沒有了,河沒有了,大空地也沒有了。人越住越雜,三層樓也變成五層樓了。文革來了,631弄的家長們分了兩派,每天打打鬧鬧。孩子們倒沒有受什么太大的影響,只是總覺得心里面從此就有了隔閡。到了我插隊的那一年,職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們畢業(yè)走完了,最后連小學校也沒有了。
今天,631弄已沒有了往日的風采,樓與樓之間擠擠挨挨的,進進出出的都是陌生人了。而631弄的外部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條滬太路被現(xiàn)代化催生得寬敞、繁華而熱鬧。到處是一片喧囂和浮動。歲月過去了四十多年了,631弄也早已是物是人非。有時候閑下來我會想,我的那些小伙伴們今天都去了哪里?還真的很想念他們!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