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飄香的都市
來源:作者:wubin時間:2014-04-21熱度:0次
在四川,酒是重要的載體。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的美酒。當然,茶也不例外,也是這里文化的載體。但酒是享譽四川的,享譽中國甚至世界的。于是,酒香飄揚在這里城市的上空,真正代表了四川的文化。
我是二十年前飄到這個城市的,習慣了這里的生活,工作在四川各地,每天聞著酒香,陶醉在酒的世界中,就不能不說酒的事情了。
1、成都
成都,是一個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原來有全興大曲,現(xiàn)在是千年一坊釀出的水井坊美酒。奔流不息的岷江雪水,通過都江堰的寶瓶口,沁潤了成都平原,靜止流到了成都人酒碗中。所以,幾千年的成都,一直飄著濃濃的酒香。
唐代大詩人李商隱送給成都有名的廣告詞“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仍是卓文君”,琴臺路上,司馬相如有名的《鳳求凰》寫給卓文君的,也是寫給這個浪漫城市的,酒催生了一切,也發(fā)酵了我們這個城市。
成都,是一個與酒結(jié)著“愁怨”的城市。在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描寫成都“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盃俦菨L前一壺酒,臨邛道上兩才人”。
說起成都的酒,當今就是“水井坊酒”。而享譽中外的“水井坊酒”是以“全興酒”為源頭的,我剛來成都那會,“全興酒”和它的足球隊在國內(nèi)可是風光之極?!叭d酒”的前身就是明朝的“薛濤酒”,薛濤酒則脫胎于唐宋時期成都的名酒“錦江春”?!板\江春”則與唐代成都盛極一時的宮廷貢酒“劍南之燒春”,也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唐代成都土貢“生春酒”一脈相承……
要說“水井坊酒”就必須先說成都的水。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成都的水來自岷山之中,通過岷江到達都江堰,又通過李冰的水利工程輸送到成都平原的各個角落,從而形成天府之國。遠古時期石炭紀吧四川盆地曾是一個內(nèi)陸海,后來經(jīng)過滄海桑田的地質(zhì)變化,水經(jīng)過現(xiàn)在的三峽之口泄入大海,這里漸漸變成了水草豐饒,適合人類生息繁衍的成都平原。成都平原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所以在遠古時期,洪水泛濫了整個平原,帶個人們無比深重的災難。經(jīng)過了杜宇,經(jīng)過了鱉靈,直到李冰的都江堰工程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從此,岷江之水流經(jīng)我們生活的成都,變得溫順,變得乖巧。岷江的水來自高原的雪水,帶著千年的等待,走進成都平原。它是被智慧的都江堰所點化,幻化成一位智慧慈祥的母親,她用甘甜的乳汁滋潤了一個天府之國,織就了一幅錦繡平原。岷山高原的雪水流進了成都平原的土壤,流進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的身體中。這是高原和平原的一次風云際會,而這樣的際會一直持續(xù)著,是通融了地球萬物的水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再說就是“水井坊酒“的井。我住的旁邊有個井巷子,是寬窄巷子的一部分,那里有一口井,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失去他的功能了,只是作為參觀而存留了下來。旁邊有石刻勒碑紀念“此井乃康熙年間滿蒙八旗軍駐防成都時飲水而鑿,地處原少城明德胡同清軍營房前。辛亥革命后因巷中有此井,改名為井巷子?!甭犝f成都以前一直靠井水生活的,只是到現(xiàn)在全靠城市自來水,所謂的“井”在成都失去了它應該存在的價值。我小時在故鄉(xiāng)就是吃井水長大的,聽慣了井上轱轆吱吱呀呀的聲音,至今我還感到親切。“井”代表了故鄉(xiāng),井是房前屋后必須具備的,它與父輩的生活休戚相關。在人類相當長一個時期,“井”其實是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生命源泉?!熬?,清也,泉之清潔者?!背啥既藢囊缿倏梢杂谩氨尘x鄉(xiāng)”來形容,離開了井沿布滿繩印,井臺布滿足跡,聽不到吱吱呀呀的轱轆聲,喝不到清涼的井水,那是何其痛苦,人已經(jīng)走上了去異鄉(xiāng)的路。離開了那口自己用慣了的水井,就完全表示這個人離開了家。當挑夫?qū)⒁粨忠粨暮铀惯M甕里后,它已經(jīng)是經(jīng)過了地下一層又一層的河沙過濾,把從高原上來的雪水經(jīng)過成都地下厚厚的覆蓋沙土的凈化,完全變成了我們直接入口的水。我居住的西安路一帶,在考古時就發(fā)現(xiàn)了許多古代的井?,F(xiàn)在,成都的許多地名都與井有關。如水井街、雙眼井、諸葛井街、大井街、涼水井街、銅井街、鐵箍井街……
從漢代開始,成都就成就了“天府糧倉”的美譽。戰(zhàn)國時期,秦國利用蜀地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最終取得了統(tǒng)一大業(yè)的成功。到秦末漢初,劉邦與項羽逐鹿中原,“漢祖自漢中出三秦伐楚,蕭何發(fā)蜀、漢米萬船而給軍糧,收其精銳以補傷殘?!彪S著漢朝社會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蜀地日益繁榮,出現(xiàn)了《華陽國志》所述:“家有鹽銅之利,戶有山川之材,句給人足,以富相尚,故工商致結(jié)駟連騎,豪族服王候之服?!彼猿啥嫉母辉T催h流長。有了糧食,就是形成酒的主要原料,因而促進了成都釀酒的迅速發(fā)展。此刻,作為酒的原料糧食不再是作為基本生活品,而是成為人們追求精神文明原料,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正是人類文明生生不息的傳承所在。成都平原生長的糧食,與成都平原的地下水,經(jīng)過酒糟的作用,形成了成都的美酒。這種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多次碰撞,就讓水產(chǎn)生了強大的能量,變成了我們流傳多年的酒,既是用來祭祀,也是人類的美味。有人說,酒是人類最杰出的發(fā)明,它使多余的糧食得到充分的利用。傳說酒是大禹的女兒儀狄無疑中發(fā)現(xiàn)的,也有人說是酒是東周小糧秣官員杜康發(fā)現(xiàn)的。但我認為,無論是誰發(fā)現(xiàn),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jié)果。成都就是酒的貢獻者和發(fā)揚者,它早在古蜀時就悄無聲息地融匯到政治、禮儀生活中。酒是一種精神產(chǎn)物,人們對酒的崇拜不亞于對神的崇拜。我們可以把白酒的整個釀造過程,十分虔誠看成一個濃重的祭祀過程?;蛟S我們的祖先最初釀酒的時候,本身并不是為了肉體的需要,而是在一次偶然的圖騰之后,帶帶相傳,延續(xù)至今。
酒出文章煙出詩。成都就是這樣一個浪漫的城市,與酒有關的文人真不少,文人與酒之間流傳著許多佳話。成都是一個休閑的城市,“自古詩人例到蜀”。司馬相如因酒認識了卓文君,演出了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耙磺P求凰,千載文君酒”。酒給了這個城市放縱的理由,之后的漢代成都另一大儒楊雄更是嗜酒如命他寫了著名的《酒箴》以諷諫成帝。到了晉代,常璩的《華陽國志》這樣描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養(yǎng)父。野惟阜平,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養(yǎng)母?!辈⑶沂裰写蟛抛幼笏家矊懴铝藲鈩莼趾氲摹妒穸假x》,其中寫道:“既麗且崇,實號成都……市厘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重,羅肆巨千,賄貨山積,纖麗星繁,都人士女,袨服靚裝?!钡教拼菩谌胧?,曾飲酒富春坊。唐代蜀中才女薛濤詩酒風流,達官貴人趨之若鶩,大詩人元稹為討一張“薛濤箋”茶飯不思,他在《贈薛濤》一詩中纏綿地寫道:“錦江滑膩峨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真是一個風流才子啊,也是酒惹出來的禍。杜甫“成都美酒堪送老”,雍陶不想當官,寫詩聲明:“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李白更加絕妙:“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這就是李白,一生以酒為知音,他因醉而亡,死得特別美妙。白居易:“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到宋代,蜀地的蘇東坡:“好花半開時,美酒微醉后”。都是成都美酒的催化作用,催化寫成了絕妙的詩文,催化形成了許多美麗的愛情故事。
成都就是這樣與酒密不可分。這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這里形成一個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當我們坐在琴臺路上,不難想象當年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從這里走過:有“文君當壚,相如滌器”的美妙畫面,有李白和杜甫向我們走來,還有蘇軾和陸游向我們招手。這是一個充滿浪漫和溫情的城市,一個讓你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自古以來就有“少不入川,老不入陜”。成都是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城市,歡迎從各地來的人。那主要是因為成都的水,因為成都的酒,和喝了成都酒的先來者。
“水井坊酒”的“坊”是原來的“前店后坊”的作坊方式,竟也能產(chǎn)生這樣的美酒。酒是從原料的煮熟、拌曲、發(fā)酵到燒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釀造工藝完整,并且具有獨特的菌群,所以才能產(chǎn)生這樣美味的酒。那醇香的氣味特別獨特,越來越近的時候,低調(diào)的醇香便彌漫開來,讓我們感到周身舒暢。成都的酒就是集燒酒的凜冽,醉傷了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F(xiàn)在水井坊而言,這里緊鄰碼頭,有足夠的水源,從這里可以窺見水質(zhì)的優(yōu)良。水井街和金泉街,兩街名都與“水”和“泉”相關。相傳金泉街上有一眼年代久遠的古井,井水格外清冽,遂取“清泉珍貴如金”之意而取其名,這就是水井坊酒的主要水源。清代中期,水井街左鄰右舍的水井街,金泉街、紫東街等成片街道已經(jīng)形成。這里更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特別是那些從水路上登過碼頭的商賈巨富,出門和回來招呼一些三朋四友擺上幾桌酒席,或來到酒吧敘舊談情,或帶這里的美酒給遠方的朋友??梢韵胂筮@里當時有人如織,行人稠密的東碼頭,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水井街的黃金口岸,是很等的風光和氣派。能不推動材質(zhì)優(yōu)良而形成的水井坊酒迅速傳遍全國各地,甚至走向世界。
成都是個大酒吧,酒吧就是個小成都!酒吧一直踏著時代的節(jié)拍,與時俱進,被賦予全新的內(nèi)涵。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酒文化來說,成都這座以水著稱的城市,天然地與酒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成都沒有大江大河的流過,也就是沒有他們的庇護,只有岷江的清涼之水緩緩分流道府南河。這是老天對成都的眷顧,也是古蜀人多年治水理念而形成的,于是有了富庶的成都平原,于是有了四川盆地的“天府之國”。從而物物的又一次結(jié)合,經(jīng)過千年的發(fā)酵,千年的醞釀,千年的積淀,千年的塵慮,千年的組合,形成成都的美酒!
來到成都的游客,只記得川菜和四川小吃,淡忘了“川酒云煙甲天下”,更淡忘了成都的美酒,那就是“水井坊酒”。如果來到成都,到水井街喝一兩“水井坊酒”也是對成都的真正了解。
2、宜賓
在宜賓,“五糧液”酒中國八大名酒之一。這里釀酒歷史悠久,從家傳的作坊開始,發(fā)展成現(xiàn)在的大的酒廠。色、香、味、體綜合了川酒的特點,適合眼、耳、口、鼻所能體味傳達的功能。五糧液酒更是最能體現(xiàn)這方面的川酒的特點。
“姚子雪麴,杯色爭玉。得湯郁郁,白云生骨。清而不薄,厚而不濁。甘而不噦,辛而不螫。老夫手風,需此神藥。眼花作頌,顛倒淡墨?!?br/> 這是黃庭堅在戎州(宜賓)寄情山水之間,講學不倦,在自己建造的“流杯池”前,即興吟的一首《安樂泉頌》?!傲鞅亍本褪切Х峦豸酥短m庭集序》中“流觴曲水”意境,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池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經(jīng)過彎彎曲曲的溪流,觴在誰的面前打轉(zhuǎn)或停下,誰就得飲酒即興賦詩。宋朝的文人真有雅興啊,總把飲酒娛樂發(fā)揮到極致。本來是被貶到宜賓,文人的心情是相當郁悶的,竟然淡泊處之,詩情畫意。在天柱山下,流杯池前,這個曲徑通幽處,談笑風生。清風拂面,盛滿“姚子雪曲”的觴在流杯池中漂浮。可以想象,這些失意文人,這些小有名氣地方名流,這些舞文弄墨的墨客,此刻各個意氣風發(fā),等待自己直抒胸臆的時刻。他們有的半瞇著眼睛,有的手捋長須,有的側(cè)臥袒胸露乳,有的低頭若思,有的望著谷頂,有的羽扇綸巾。但他們都在思索,思索以何為題,以何種風格作詩,也在估摸下一個作詩的該是誰。
五糧液酒的前身就是“姚子雪曲”,就是黃庭堅極力做廣告的姚君玉家的“雪曲”。
在宋代宜賓的酒業(yè)特別發(fā)達,無論規(guī)模還是品種都比漢唐較大發(fā)展。黃庭堅不禁嘆道“街頭酒賤民聲樂,尋常行處尋歡適”、“醉看檐雨森銀竹”。在眾多的酒中,王公權家的荔枝綠,姚君玉家的“安樂”、“春泉”、“玉醴”、“雪曲”最為著名。
水是酒的根本,水乃酒之血。水品質(zhì)的高下,完全取決水質(zhì)的優(yōu)劣。水主要取地下良泉安樂泉水精心釀造而成,使五糧液“甚清而可口,飲之令人安樂”。水是三江(岷江、金沙江、長江)交匯處之水,經(jīng)過宜賓這塊土地的過濾,使得出來的泉水更加甘冽,生長的糧食更加富有營養(yǎng)。
在唐代,戎州官坊用四種糧食釀制了一種“春酒”。唐代大詩人杜甫大約在公元743年到了宜賓,當時的戎州刺史楊使君在東樓設宴為他洗塵。杜甫嘗到了春酒和宜賓的特產(chǎn)荔枝,即興詠出“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的佳句。春酒后來便改名為“重碧酒”了。原料各種糧食包括高粱、玉米、小麥、水稻、糯米等5種作物。宋代宜賓姚氏家族私坊釀制,采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釀造的“姚子雪曲”是五糧液最成熟的雛形。公元1368年,宜賓人陳氏繼承了姚氏產(chǎn)業(yè),總結(jié)出陳氏秘方,時稱“雜糧酒”,后由晚清舉人楊惠泉改名為“五糧液”?!耙ψ友┣笔且窦业脑惴考喾N糧食之精華,而現(xiàn)在古老的釀酒技術更加完善,原料更加豐富,酒的味道更加醇厚。明末清初,宜賓共有四家糟坊,十二個發(fā)酵地窖。到解放前夕,已有德勝福、聽月樓、利川永等十四家釀酒糟坊,釀酒窖池增至一百二十五個。1928年,“利川永”烤酒作坊老板鄧子均,又采用紅高粱、大米、糯米、麥子、玉米五種糧食為原料,釀造出了香味純濃的“雜糧酒”,送給當?shù)貓F練局文書楊惠泉品嘗,他認為此酒色、香、味均佳,又是用五種糧食釀造而成,使人聞名領味。從此,這種雜糧酒便以五糧液享于世人,流芳至今。1952年國營宜賓五糧液酒廠正式成立,廠房設在宜賓的翠屏山和真武山腳下。該廠在唐代“重碧春”、宋代“荔枝綠”和近代“雜糧酒”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形成了釀造五糧液酒的一整套獨特工藝。五糧液酒是選用優(yōu)質(zhì)大米、糯米、玉米、高粱、小麥五種糧食,巧妙配方釀制而成。它具有“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落喉凈爽、各味諧調(diào)、恰到好處”的獨特風格,在大曲酒中以酒味全面著稱?!跋銡庥凭?,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diào),恰到好處,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稱。”
真是一首詩,傳誦了千年。一杯酒,飄香了千年。
古藺縣的郎酒,水是長江的支流赤水河的水。赤水河雖說赤,但河水并不是紅色,原來是因為盛夏山洪注入使河水變得渾濁,有點紅的顏色?,F(xiàn)在因為兩邊盛產(chǎn)美酒,于是赤水河得到了保護,是酒保護了赤水河,也可以說是赤水河成就了兩岸的許多美酒。于是赤水河有“美酒河”的美稱?,F(xiàn)在,赤水河河水清澈,深可見底,沒有絲毫的紅色。清清的河水,流過了古藺二郎鎮(zhèn),流過了宜賓,滲進了這片土地,經(jīng)過這里沙卵石層的凈化,成為當?shù)厝孙嬘玫乃?。水和水汽沁潤了人們的心脾,飄蕩在酒城的上空。龍洞來的山泉水,集赤水河的精華,當然就釀出了時代的美酒。
現(xiàn)在的郎酒也是宜賓一個響亮的品牌。青花郎和紅花郎擺在我們吃飯的桌子上。一條赤水河,酒香飄萬里。
宜賓,就是浸在美酒的氛圍中。一座城就是一個大酒缸,一個地區(qū)就是一個美酒的世界。
3、瀘州
瀘州老窖,是這個城市的標簽。一提到瀘州,我就想起這個城市的美酒。
四川就是這樣一個酒城接著一個酒城!無論是黃河文明還是長江文明都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頭。而三星堆文化遺址的時間上限為4800年前,與眾多巴蜀文化遺存相互印證,也為瀘州老窖的發(fā)展歷史尋到了直接的源頭。另據(jù)學者研究,古代巴蜀盛行“撒滿文化”,巫師以酒精性飲料使自己處于麻醉狀態(tài),以便與天神交接。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古代巴蜀酒文化的早熟、繁榮,以及特有風姿。北魏的賈思勰《齊民要術•七•笨曲餅酒》記載了巴蜀人的釀酒方法:“蜀人做酴酒,十二月朝,取流水五斗,漬小麥曲兩斤,密泥封,至正月二月凍釋,發(fā)漉去滓,但取汁三斗,谷米三斗,炊做飯,調(diào)強軟合和,復密封數(shù)日,便熱。合滓餐之,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人,人多啖溫,溫小暖而面熱也?!边@里的“酴酒”即醪糟酒(濁醪)。
夏、商時期,瀘州為“梁州之域”,至周代則屬“巴子之地”。正所謂“清酒之美,始于耒耜”,巴蜀出產(chǎn)“巴鄉(xiāng)清”酒,曾是向周王朝交納的貢品,江陽人尹吉甫在《詩經(jīng)•大雅》中曾云:“顯父淺之,清酒百壺?!倍蔽旱乩韺W家、散文家酈道元在所撰地理名著《水經(jīng)注》卷33《江水(一)》中記述江陽縣時有云:“有巴人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xiāng)清,郡出名酒。”可見,巴鄉(xiāng)清酒,無論從地域上,還是與瀘州人尹吉甫的詩文記載。
在瀘州這片土地走著,心情格外的清爽。聽說,當?shù)赜幸粋€特產(chǎn)黃粑,當?shù)厝嗽诳臻e的時候,細細體味這種美味。其實,它和酒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那帶著微微的酒味,從這個城市不同的角落飄到我們的味蕾上,久久不愿散去。
瀘州老窖與人間歡樂與共,與大眾勞作同行。珍貴希缺的糧、曲、水是釀造瀘州老窖酒的原料“三絕”,構成了瀘州老窖釀造文化的基礎。我在這片土地上工作過,細細品嘗這釀造老窖的水,清甜可口。水是酒之血,糧是酒之肉,曲是酒之骨。
瀘州老窖酒的釀造,鐘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貫華夏之慧根,釀人間之瓊漿。其施曲蒸釀,貯存醇化之工藝,不僅開中國濃香型白酒之先河,更是中國釀酒歷史文化的豐碑。瀘州老窖源遠流長,是中國濃香型白酒的發(fā)源地,1996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為行業(yè)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錄”?!盀o州老窖酒傳統(tǒng)釀制技藝”作為川酒和我國濃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于2006年5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成為行業(yè)唯一擁有“雙國寶”的企業(yè)。瀘州老窖特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
“千年老窖萬年糟”,老窖釀酒,格外生香。1573國寶窖池,精選了城外五渡溪優(yōu)質(zhì)黃泥和鳳凰山下龍泉井水摻和踩揉建成。釀酒行家都知道,窖的年代越久遠,越是顯出其價值,越能出美酒佳釀。如果掬一捧“中國第一窖”的窖泥在陽光下細看,那顯現(xiàn)出的五顏六色會讓你驚嘆不已,這便是悄然而逝的數(shù)百年歲月的神奇造化。經(jīng)過幾百年的連續(xù)釀酒,這些無數(shù)次經(jīng)過酒液浸染、飄逸著濃郁窖香的老窖泥,已成為獨有的富含各類有益微生物的龐大體系,經(jīng)中科院發(fā)酵研究所檢測,四口明代老窖池中含有600多種有益微生物數(shù)量,在全國各窖池中列居首位。窖泥以發(fā)酵液(黃水)為物質(zhì)交換的載體,使養(yǎng)分、微生物在窖泥和糟中相互交換,暗暗生香,默默發(fā)酵,從而實現(xiàn)窖泥自身的新陳代謝。這種代謝,400多年來從未間斷,使窖泥充盈著生命力旺盛的微生物,并形成特殊的生態(tài)體系,其生命活動代謝所產(chǎn)生的復合窖香氣就越濃郁,釀糟發(fā)酵產(chǎn)酒,酒質(zhì)就特好。保存完好、至今仍連續(xù)使用100年以上的傳世窖池有1619口之多。成為全國“老窖”最多,“窖齡”最老的惟一的老窖池群。享譽海內(nèi)外的瀘州老窖特曲(大曲)和國窖1573就釀造于這蘊涵著中國文化與民族文化的老窖池中。中國第一窖,集科學、文化、歷史和經(jīng)濟等眾多價值于一體,成為中國釀酒界乃至世界文明史的一大奇跡。
高梁在所有糧食作物中最適合作白酒釀造原料,更優(yōu)于雜糧,而瀘州特產(chǎn)糯紅高粱更是高粱中的精品。糯紅高粱皮薄紅潤、顆粒飽滿,桿矮而粗壯結(jié)實,穗大而籽粒豐碩沉淀,屬天然栽種、雜質(zhì)含量低、營養(yǎng)成分高,淀粉含量為62.8%,其支鏈淀粉比例超過90%,大量的支鏈淀粉,特別利于出酒和糊化,富含的單寧、花青素等成分,其微生物酚元化合物可賦予白酒特有的芳香。制曲是釀酒工藝中的重中之重,酒曲使醣化和酒化兩個過程緊密結(jié)合,形成固態(tài)復式發(fā)酵法,比自然發(fā)酵和谷麥芽發(fā)酵更加先進和科學,酒的品質(zhì)的提高也發(fā)生了巨大的飛躍。瀘州老窖“久香牌”大曲藥,由“制曲之父”,元代的郭懷玉大師所創(chuàng),又經(jīng)歷代傳承與創(chuàng)新,以其獨特的品質(zhì)被稱為“天下第一曲”。瀘州老窖酒釀造之用的龍泉井水,清冽甘甜,呈弱酸性,有利于糖化和發(fā)酵;水的硬度適宜,能促進酵母的生長和繁殖,屬于優(yōu)良的釀造用水。經(jīng)過龍泉井水釀造的酒,格外醇香濃郁,清冽甘爽,飲后唇齒流香。瀘州老窖集人間智慧,寓人性追求,是中華文化理念的凝結(jié)。瀘州老窖博大精深的釀酒工藝譜寫了人類釀造史上寶貴的文化篇章。
飲瀘州老窖美酒,可以深悟中華文化之智慧,得中華文化之根性,乃人生之盛事。
許多領導人都贊揚瀘州老窖,毛澤東、周恩來和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用它接待國內(nèi)外友人。
4、射洪
十年前,我們在射洪工作,就沉浸在酒的濃香中。自己雖不飲酒,但喜歡詩文,歷代的文人總與美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沱牌曲酒坐落在唐代詩人陳子昂的故鄉(xiāng)——四川射洪柳樹鎮(zhèn),射洪地處涪江中游,四季分明,氣候濕潤,環(huán)境優(yōu)雅,青山綠水,具有釀酒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射洪縣釀酒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釀有名酒。詩人杜甫宦游此地時,在《野望》詩中曰:“射洪春酒寒仍綠?!睋?jù)《射洪縣志》載:“射洪春酒,擅名前代工部詩稱之。又費密(清初學者)稱謝公東山得易酒法,歸射洪造釀甚美。蜀人謂之謝酒。今之糟壇味甚香美,其遺制也?!?br/> 射洪春酒以及為何“寒仍綠”,歷代解釋不盡一致。一般認為冬釀經(jīng)春始成的酒為春酒,“寒仍綠”說的是春酒清綠之顏色。射洪春酒在唐宋時已很知名,文人墨客聚飲多為此酒。南宋遂寧學者王灼《和榮安中二絕》詩中云:“射洪春酒舊知名”。春酒知名也帶來了酒業(yè)的發(fā)展,在宋代,射洪及通泉兩縣春酒作坊達二百余家。太平興國年間,春酒傳統(tǒng)工藝有所改進,釀出“臘釀蒸鬻,傾覆而出”與“自春至秋,釀成即鬻”的清醇的大小酒。至宋紹熙五年(1194)時,酒的買賣已成為潼川府的要害,縣設酒丞司管酒政,征收酒稅。遺憾的是,到了宋末,射洪與通泉二縣瀕遭戰(zhàn)亂,“兵后地荒”,春酒業(yè)也受到摧殘。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通泉并入射洪后,蒸館酒技術傳入,一些作坊將其與傳統(tǒng)春酒工藝相融合,釀成具有傳統(tǒng)春酒風味的白酒。
釀酒主要用沱泉出在柳樹沱。柳樹沱地處射洪縣南部,從北面流來的陪江水,經(jīng)過射洪縣的24個鄉(xiāng),至此出縣境。也許是江水戀戀不舍離開這塊土地,活江到這里轉(zhuǎn)了一個大彎。它由東而西,由西而南,由南而東,才抖抖衣袖,揚長而去。涪江水一波三折,就在柳樹沱形成一小塊沖積平原。這塊平原,東臨涪江,青龍山像一條臥龍,橫亙在江對岸。背靠淺山,山上依次建有饒益寺、五鵲觀和龍池寺。山上,樹木蔥籠;平原上,稻花飄香,高梁紅似火;河邊,綠樹成行,鶯啼燕囀;宅旁,竹篁幽幽,炊煙裊裊。
關于沱泉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柳樹沱有一個聰明的沱郎。他樸實勤勞,愛上了二里外的柳妹子。柳妹子的父母是釀酒世家,不許柳妹子嫁給家境貧寒的沱郎。然而二人相親相愛,父母無法阻止。于是,柳妹子的父母便向沱郎提出了一個條件,要他繼承釀酒事業(yè),挖出清泉,釀出美酒,否則不能成親。沱郎為了與柳妹子結(jié)為百年之好,決心找到清泉。他扛起鋤頭到處找啊挖啊,連續(xù)九天九夜,挖了九十九處,挖斷了九百九十九把鋤頭,挑斷下九百九十九根扁擔,仍然沒有找到理想的泉水。但是他的行動感動了玉皇大帝,于是派河對面青龍山下的龍王幫助他。龍王在青龍山與龍池山匯合處,口一張,噴出一道清甜可口的泉水。沱郎用這清泉釀酒,可釀出的酒不香,味不美。他并不灰心,日思夜想。一天,沱郎十分勞累,悠悠入睡。一個年邁的老人,帶著他走進了龍宮,龍宮內(nèi)張燈結(jié)彩,金碧輝煌。龍王舉行盛宴招待沱郎,柳妹子身穿新娘禮服,猶如仙女一般,飄然而下,與他完婚。魚兵蝦將紛紛前來朝賀,老人將一壺美酒交給柳妹子,叫她奉敬新郎一杯。沱郎飲著這特釀的美酒,連聲稱贊:“好酒!好酒!”臨別時老人又送他倆一壇仙酒,叫他倆帶回去傾入清泉之中,這樣就可釀出美酒。沱郎醒來,不見老人,也不見龍宮和柳妹子,而桌上卻放著一壇芳香四溢的仙酒。沱郎把仙酒傾入泉中,果然釀出美酒來了。有人說,那老人是青龍山下龍王的化身,他來到人間,是為幫助沱郎和柳妹子,讓這對戀人終成眷屬。沱郎和柳妹子成親后,精心釀酒,使美酒名揚天下。后人為了紀念沱郎,就把他挖泉釀酒的地方取名為沱泉,把他和柳妹子釀的美酒取名為射洪春酒。
這一神話傳說不知始于何時。那釀酒的沱泉,也不知是當時真有,后來干涸了,或是根本就沒有,而只是一個傳說。這沱泉是真是偽已很難查考。然而那射洪春灑在唐時確曾香滿天下。
以優(yōu)質(zhì)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種糧食為原料精釀的沱牌曲酒,具有“窖香濃郁、綿軟醇厚、甘冽清爽、尾凈余長”的獨特風格。
這里民間多制“咂酒”,當?shù)剡€有“六月六日造曲,九月九日釀酒,謂之重陽酒”的風俗。清代釀有“火酒、紹醪、惠泉”等酒品。清光緒年間,邑人李吉安在射洪城南柳樹沱開酒肆一爿,名“金泰祥”。金泰祥前開酒肆,后設作坊,自產(chǎn)自銷。由于李氏得“射洪春酒”真?zhèn)?,并汲當?shù)厍帻埳铰淬?,釀出之酒味濃厚,甘爽醇美,深得飲者喜愛,取名“金泰祥大曲酒”。于是金泰坊生意日盛,每天酒客盈門,座無虛席。更有沽酒回家自飲或饋送親朋者。一時,金泰祥名聲大噪,方圓百里,婦幼盡知。前來沽酒者絡繹不絕,門前大排長龍。由于金泰祥大曲酒用料考究,工藝復雜,產(chǎn)量有限,每天皆有部分酒客慕名而來卻因酒已售完抱憾而歸,翌日再來還須重新排隊。店主李氏見此心中不忍,遂制小木牌若干,上書“沱”字,并編上序號,發(fā)給當天排隊但未能購到酒者,來日憑沱字號牌可優(yōu)先沽酒。此舉深受酒客歡迎。從此,憑“沱”字號牌而優(yōu)先買酒成為金泰祥一大特色,當?shù)鼐瓶袜l(xiāng)民皆直呼“金泰祥大曲酒”為“沱牌曲酒”。民國初年,清代舉人馬天衢回鄉(xiāng)養(yǎng)老,小飲此酒頓覺甘美無比。又見沱字號牌,驚嘆曰:“沱乃大江之正源也!金泰祥以沱為牌,有潤澤天地之意!此酒將來必成大器!”遂乘興寫下“沱牌曲酒”四字,吩咐李氏以此為酒名,以順酒客鄉(xiāng)民之心,寓“沱泉釀美酒,牌名譽千秋”之意。并預言沱牌曲酒將來必飲譽華夏,造福桑梓!店主李吉安欣然允諾。從此將“金泰祥大曲酒”正式更名為“沱牌曲酒”,沿用至今。也正如老舉人所預。人們傳頌“沱牌曲酒,泉香酒?!?。
行走在這里的大街小巷,處處散發(fā)濃濃的酒香。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5、綿竹
每次經(jīng)過綿竹,就像起有名的廣告詞“回味唐朝”,劍南春在唐朝就名滿天下。
綿竹劍南春酒,產(chǎn)于四川省綿竹市,因綿竹在唐代屬劍南道,故稱“劍南春”。四川的綿竹市素有“酒鄉(xiāng)”之稱,綿竹市因產(chǎn)竹產(chǎn)酒而得名。早在唐代就產(chǎn)聞名遐邇的名酒—“劍南燒春”,相傳李白為喝此美酒曾在這里況把皮襖賣掉買酒痛飲,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贖酒”的佳話。北宋蘇軾稱贊這種蜜酒“三日開甕香滿域”,“露微濁醍醐清”,其酒之引人可見一斑。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河,悠遠而輝煌。跟它那“天地涵容百川入”的偉大氣象相比,中國的酒文化只是細流涓涓。然而,在漫長的歲月里,中國酒文化卻不曾枯竭過。因為有像綿竹“劍南春”這樣的分子,組成它那令人驚羨的系列,在永恒的時間和空間發(fā)展,生存......
西蜀文化古城綿竹,素有酒鄉(xiāng)之稱,這里是中國名酒劍南春的故鄉(xiāng),也是川酒發(fā)源地之一。
劍南春產(chǎn)于四川綿竹。是唐代時人們以“春”名酒,綿竹又位于劍山之南,故名“劍南春”。這里釀酒已有1000 多年歷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間(公元618年至625年),有劍南道燒春之名,據(jù)唐人所著中記載:“酒則有……滎陽之土窖春……劍南之燒春?!薄皠δ现疅骸本褪蔷d竹產(chǎn)的名酒。
綿竹釀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酒文化特別豐富。從綿竹的史料和收藏的文物可以出,延續(xù)二千四百年的劍南春酒史,不僅是四川酒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珍的文化遺產(chǎn),值得令人挖掘、研究。
綿竹坐落在著名的U型釀酒帶,釀酒歷史已有四千余年,廣漢三星堆蜀文化遺址出土的陶酒具和綿竹金土村出土的戰(zhàn)國時期的銅罍,提梁壺等精美酒器,東漢時期的釀酒畫像磚等文物考證,《華陽國志•蜀志》、《晉書》等史書記載都可證實:綿竹產(chǎn)酒不晚于戰(zhàn)國時期。
在唐朝,百業(yè)興旺,綿竹成熟釀酒技藝下誕生的“劍南燒春”傾動朝野。唐人李肇的《唐•國史補》對天下名酒記載道:“酒則有……烏程之若下,劍南之燒春……”,劍南燒春更作為宮廷御酒而被載于《后唐書•德宗本記》。這是唯一載入正史的四川名酒,也是中國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名酒,是綿竹酒文化史上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時至宋代,綿竹釀酒技藝在傳承前代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fā)展,釀制出“鵝黃”、“蜜酒”,其中“蜜酒”被作為獨特的釀酒法收于李保的《續(xù)北山酒經(jīng)》,被宋伯仁《酒小史》列為名酒之中。明代徐炬《酒譜》中記載:“西蜀道士楊世昌造蜜酒?!泵劬迄Z黃的出現(xiàn),為中國文學史,也為中國酒文化史留下了千古美談。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與綿竹道士楊士昌的趣聞,南宋大詩人陸游的劍南詩稿等許多文壇佳話蘊于其中。
明末清初,戰(zhàn)亂不斷,人口銳減,綿竹農(nóng)業(yè)荒蕪,經(jīng)濟蕭條。依附于農(nóng)業(yè)發(fā)達而產(chǎn)生的劍南春傳統(tǒng)釀造技藝受到巨大威脅。直到清康熙年間才逐漸恢復,出現(xiàn)了朱、楊、白、趙等較大規(guī)模釀酒作坊。劍南春酒傳統(tǒng)釀造技藝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毒d竹縣志》記載:“大曲酒,邑特產(chǎn),味醇厚,色潔白,狀若清露?!鼻迥?,綿竹釀酒作坊已有上百家,著名大曲坊已增到18家,綿竹商貿(mào)因此更為昌盛,出現(xiàn)了“山程水陸貨爭呼,坐賈行商日夜圖。濟濟直如綿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的繁榮景象?,F(xiàn)在以“朱天益”、“積玉鑫”、“裕川通”等老牌作坊為主,傳承下來的古窖池便成為今天劍南春酒坊遺址。而遺址中碩果僅存堪稱活文物的“天益老號”一直不斷為劍南春醞釀著瓊漿玉液。
釀酒的水,全部取自城西的中國名泉——玉妃泉,該泉經(jīng)國家地礦專家鑒定:低鈉無雜質(zhì),富含硅、鍶等有益人體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zhì),可與嶗山礦泉水媲美,故一致定為“中國名泉”。冰晶沁謐的玉妃泉水,涅磐成香濃清靈的劍南春酒,陳香幽雅,飲之如珠璣在喉;甘潤飄逸,聞之似香思刻骨,青出于藍,自然歷久彌新。水乃酒之血,酒之品秩高下,結(jié)穴在水。神奇的青藏高原、神秘的北緯30度世界文明帶劍南春酒原產(chǎn)地綿竹,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北接龍門山脈,南連成都平原,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自然資源和農(nóng)業(yè)資源的豐饒,促使當?shù)蒯劸茪v史連綿興旺三千多年,神奇的1500年天益老號古窖和劍南春唐代宮廷御酒的尊貴,使之成為中華文明的瑰寶,閃亮在這條神秘的北緯30度世界文明帶上。劍南春釀酒用水即取自于綿竹西北部的珍稀的Q1fgl取水層。這里的地下礦泉水不受任何外來細菌和地表水的影響,得以安靜從容地和源于幾百萬年前冰川時代古老巖層、沙礫進行礦物質(zhì)的交換,并最終被礦化,形成品質(zhì)卓絕的天然弱堿性礦泉水。劍南春釀酒用水富含鈣、鍶、鈉、鉀等多種天然礦物精華和微量元素,與法國人阿爾卑斯山脈的“依云”水一樣,屬世界頂級礦泉水,珍稀無比。
釀酒的糧食以劍南春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糧”為原料,產(chǎn)自川西千里沃野,飲山泉,沐霜雪,上得四時造化之美,下汲神景地府之精。千年釀酒秘技精工錘煉,薈萃五糧精華,玉液瀾波,香思刻骨。高粱:糯高粱中含支鏈淀粉較多、粘性較大、吸水性強,是歷史悠久的優(yōu)質(zhì)釀酒原料。
釀酒的曲藥,古稱“酴”,乃酒之魂,《說文》段注:“此亦訓酒母,則今之酵也”。劍南春使用的曲,是采用千百年 積累的傳統(tǒng)工藝措施,并結(jié)合現(xiàn)代科學手段而成的獨特品種,依靠這種天然微生物接種制作的大曲藥,不僅能保證產(chǎn)量,更重要的是保證釀制過程中各種復雜香味物質(zhì)的生化合成。在用曲之道上,劍南春融匯眾長,反復錘煉,其釀制之酒,得曲之神韻,如絲如緞,飲之可抵十年塵夢。
貯藏是白酒傳統(tǒng)工藝中一道重要的工序,俗話說,姜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貯藏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工藝過程,這種過程是復雜的、緩慢的物化反應過程,是傳統(tǒng)白酒生產(chǎn)工藝不可缺少的工序。貯藏期的長短、貯藏容器材質(zhì)的優(yōu)良與否,與白酒儲存后的質(zhì)量密切相關。陳釀的酒要放在陶罐中,上用棕蓋置于陰涼的房內(nèi),經(jīng)過較長時間緩慢的物化反應,其味更醇、其香更濃。
中國人是在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酵母菌等有益菌進行生產(chǎn)和生活的,而利用泥窖作為發(fā)酵容器釀酒是中國濃香型白酒合理利用自然的再創(chuàng)造,濃香型泥窖經(jīng)過長期不間斷地培養(yǎng),再加上特殊的地質(zhì)、土壤、氣候等等苛刻的條件,形成了世界上最豐富、最獨特的釀酒微生物菌群。“天益老號”1500年窖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窖池。中國白酒向來尊崇“窖為酒之本”,講求發(fā)酵容器對于白酒釀造的至關重要。695條古窖池構成規(guī)模宏大的“天益老號”古窖池群在劍南春“天益老號”古酒坊周圍,明清遺存至今連續(xù)使用的古窖池有695條,面積達6萬平方米,構成規(guī)模宏大的“天益老號”古窖池群。它們或追溯至南齊,或興起于明清,均經(jīng)歷了民國和建國初期兩次改造與完善,至今從未間斷過釀酒生產(chǎn)。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古窖池群 中國酒諺所謂“千年老窖萬年糟”的珍貴,從現(xiàn)代微生物的角度看,“天益老號”古窖池群已不是簡單的泥池酒窖,而是集發(fā)酵容器、微生物生命載體和孕育搖籃于一身。在漫長的釀酒過程中,每一輪窖藏投入釀酒的糧食,都是窖內(nèi)微生物新鮮的養(yǎng)料,微生物吸收養(yǎng)料,得以不斷生長繁殖并進行釀酒代謝,不僅形成了超出一般窖池400多種的釀酒微生物,而且規(guī)模宏大的古窖池群在集群的效應下,形成了劍南春古窖車間特有的釀酒微生物環(huán)境,幫助劍南春酒形成了特殊的香味物質(zhì)。
劍南春酒是唯一載入中國正史的中國名酒,也是中國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宮廷御酒。劍南春酒被選為唐代宮廷御酒長期入貢的歷史,載入正史《舊唐書•德宗本紀》,記載了德宗皇帝親與朝臣商討“劍南燒春”進貢事宜?;适覍m廷的長期御用奠定了劍南春“大唐國酒”的歷史地位,也深深烙下了盛唐文明的印跡。絕佳美酒才能成為貢酒,這就要求精工細作,不惜一切代價追求極致品質(zhì)。高昂的成本、復雜的工藝、低微的產(chǎn)出,方換得貢酒的生成。歷經(jīng)千余年的發(fā)展,劍南春在采用糯米等原料上、深層冰川用水上、優(yōu)中選優(yōu)工藝上,至今堅持著貢酒的“極品釀造原則”,嚴謹而苛刻一如過往。無法超越的至高榮耀作為最早載入正史的“皇室御酒”,劍南春代表了中國白酒文化的制高點,也彰顯著中國白酒在國際上無法遮掩的尊貴氣質(zhì)。同時,也在世界蒸餾酒史上寫下無法超越的記錄。
一個個美酒飄香的四川城市,讓整個四川都飄蕩著酒香。逐漸飄到了全國的任何一個地方,甚至享譽海內(nèi)外。
民以食為天,酒是食物極致的發(fā)揮。由于生產(chǎn)力的低下,由于連年的戰(zhàn)爭,由于連年的旱災,經(jīng)常使吃飯成為國人最大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人們的口語中,了解到人們對食物的渴望?!澳愠粤藛??”我們的先人就是這樣為吃飽飯了操心著,美酒是他們渴望而不可及的。四川是“天府之國”,有豐富的糧食保障,有豐富的高原來水,又被合理地流經(jīng)四川各地。這里的土地是肥沃的,這里是戰(zhàn)爭很少波及的地方,于是這里成就了中國的美酒。豐富的糧食作物,清甜甘冽的高原來水,歷史悠久的酒窖,天然的溶洞,為美酒提供了絕佳的產(chǎn)出條件。
老天眷顧了這片土地的各個城市,美酒成為這些城市的代表,我就如同那些落魄的書生,駐足在四川這片土地,沁潤在它的清香中,不愿離去。
有人說,飛機經(jīng)過成都的上空,就能聽到麻將的聲音。我稍改動下,飛機經(jīng)過四川的上空,你就可以聞到濃郁的酒香。這片土地的每一個城市,就是一個大酒缸。在這個酒缸浸泡長大的人們,被酒香沉醉著,一旦蘇醒,就會演奏出這片土地的贊歌。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