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華爾街—平遙古城
來源:作者:wubin時間:2014-04-03熱度:0次
我們自從進入山西境內,沿大運高速,就一路前行,直奔平遙古城,那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
我到過四川的閬中古城、云南的麗江古城,安徽歙縣古城我沒有去過,這次才去故鄉(xiāng)的平遙古城。老同學本來是這個縣的,可由于工作的緣故,已到了省城太原。我和他聯系,他就安排一個親戚在平遙古城門口接我們。
已經是晚上10點了,我們才趕到平遙,一個當地人迎接了我們,他就是我的同學王力介紹的人。他把我們引到一個具有北方特色四合院里,我們四家人分別住了北房、東房和西房的四件間房子,主人是住在北房。東房有一間房子是鎖著的,主人說是北京的一個藝術家常年租住的,天熱的時候就過來。我們住的房子全是土炕,讓朋友都大開了眼界,這就是傳說中的炕!
平遙就這樣潛移默化地把自己介紹給我們這些外面來的人。我們在這里度過了一個舒心的晚上。第二天一早,我們就開始用我們的眼睛來看平遙。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南大街為平遙古城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大南門(迎熏門),以古市樓貫穿南北,街道兩旁,老字號與傳統(tǒng)名店鋪林立,是最為繁盛的傳統(tǒng)商業(yè)街,清朝時期南大街控制著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西大街,西起下西門(鳳儀門)、東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東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東大街,東起下東門(親翰門)、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西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北大街,北起北門(拱極門)、南通西大街中部。八小街和七十二條蚰蜒巷,名稱各有由來,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標志,例如衙門街、書院街、校場巷、賀蘭橋巷、旗桿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于祠廟,例如文廟街、城隍廟街、羅漢廟街、火神廟街、關帝廟街、真武廟街、五道廟街等;有的得名于當地的大戶,例如趙舉人街、雷家院街、宋夢槐巷、閻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馬家巷等;古城東北角有一座相對封閉的城中之城,類似于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條街道也就被命名為東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還有一些街巷則已經無法探究名稱來歷了,例如仁義街、甜水巷、豆芽街、葫蘆肚巷等。
轉了一上午,平遙對我印象最深刻是古城墻和民居、完整的縣衙,然后就是這個中國的“華爾街”。
那高大的古墻,被歲月斑駁地雕飾著。墻角的磚,在經年后,已經沒有了棱角。清一色的半邊房,集中了雨水,又能增加房屋臨街外墻的高度,臨街又不開窗戶,則能夠有效地抵御風沙和提高安全系數。而院內緊湊的布局則顯示對外排斥,對內凝聚的民族性格。而且每個家庭的內部設計,都和我們居住的院落一樣,一個典型的四合院。
平遙縣,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他從周朝開始,就延續(xù)著輝煌。平遙城墻建于明洪武三年,現存有6座城門甕城、4座角樓和72座敵樓。其中南門城墻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完好,是中國現存規(guī)模較大、歷史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城墻。
女兒在城墻上盡情的跑著,她在丈量著古城墻的長度。一個黃土高原的老人為我們擺出許多樸實的動作,引來大家的好奇,引來藝術家的靈感,紛紛拍著照。
平遙古城的縣衙保存的比較完整,是明清縣署的范例??h衙在古城的西南隅,并不位于城的正中線。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當年孫在明修建了時選了這樣不合常理的位置。無論如何,它存在了六百多年。
縣衙大門外隔道相對有一照壁,是按照當地的民俗所見。大門廊下架設有“登聞鼓”,是百姓申述冤情的信號??h衙大門以里,儀門以外,兩廂為賦役房。賦役房以北,兩側各修小房一間,東為灶火,西為材房,供衙役人等燒水做飯。接下來就是儀門,平時走兩側便門,中門只在縣太爺出巡、回衙、恭迎上賓,重大慶典才開啟。穿過儀門,到達大堂院,庭院寬敞,配有月臺的大堂高聳屹立在正面。東西兩廡各十一間房,為“六部房”?!傲糠俊卑凑铡白笪挠椅洹钡亩Y制,東邊為吏、戶、禮房,一般由縣丞統(tǒng)管,西邊為兵、刑、工部,由典史管轄。正面的大堂為知縣辦理公務的地方,在整個縣衙建筑中,規(guī)模最大,也是衙內的主體建筑。正中上懸有“明鏡高懸”,下方的官臺是權威的象征,設有案,上置“文房四寶”、活簽筒、驚堂木,官印盒置于右側。大堂內東西兩側為“錢糧庫”和“武備庫”,大堂外東西兩側為“贊政廳”和“鑾駕庫”。大堂背后為二堂,自成四合院落,且與后面內宅想通。二堂東西耳房分別為“簡房”和“招房”,“簡房”為縣丞辦公室,“招房”為典史辦公室。二堂外兩側,分別是“錢谷師爺”和“刑名師爺”房。穿過二堂為內宅,此處為知縣的生活區(qū)。內宅的東西房為客房,有上峰蒞臨或同窗同科誼友來訪,可作留宿之所。平遙縣衙的中軸線建筑最后是“大仙樓”。
當然,來平遙最讓人想去的是中國的“華爾街”,山西的票號。
不過,最初談到票號,我就想起電視劇中那商人明爭暗斗的場面。有。日升昌總經理雷履泰和副經理毛鴻翙之間相互的指桑罵槐,到他們后來分道揚鑣,毛鴻翙轉投到協同慶。有時想想,幾個能人在一起,發(fā)生這樣和那樣的口角是難免的。
行走在平遙,你可能又被一種象征財富的票號所震撼。在西大街,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1823年,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就誕生在這里,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其分號遍布全國30余個城市、商埠重鎮(zhèn),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于世。日升昌票號創(chuàng)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縣相競效仿。它是中國票號的鼻祖,使世界上第一次出現了“會票”。余秋雨稱票號為當代銀行業(yè)的“鄉(xiāng)下祖父”。
繼日升昌以后,南大街又出現了“協同慶”。曾繼日升昌后,成為平遙票號的領頭雁,烜赫一時,也在平遙乃至中國票號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頁。也是毛鴻翙與雷履泰分道揚鑣后效力的東家,他出任了這里的總經理,與日升昌形成了相匹敵的競爭對手。
當時總部設在平遙的票號有二十二家,真整個票號半數以上。這些票號盛極一時,由于諸多客觀和主觀的原因,主要是客觀原因(軍閥把持地方,自設銀行,濫發(fā)紙幣,社會又不穩(wěn)定),它們迅速走向衰亡。但它們創(chuàng)造用漢字代替數字的辦法填寫會票,形成“密押”,形成嚴密的防偽措施,開創(chuàng)了世界第一。且誠信為本,公平交易成為工作的原則,為商界所信服。
我沒有經過商,但我還是因為我是山西人而感到驕傲。當勤勞本分的山西人因為貧瘠的土地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當連年的災荒讓人們無法生活,一群漢子走了出去,開創(chuàng)了又一片山西人引以自豪的天地,把爾虞我詐的市場變成了暖人心的交談。這是聰明、勤勞、勇敢的山西人所作出的壯舉!
我和朋友順便買了些平遙的特產,有牛肉、漆器、長山藥,說是“平遙三寶”,給朋友看看和嘗嘗。我們也去了家小吃老店,品味了“碗禿”和“莜面栲栳栳”,挺好吃的,大家贊不絕口。
離開平遙城的時候,朋友們都說下次有空再帶全家人過來,看來平遙和我這個向導還是不錯的。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