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葉總關情
來源:作者:熊永樹時間:2014-03-26熱度:0次
一 枝 一 葉 總 關 情
——重讀《焦裕祿》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局里統(tǒng)一組織,又一次觀看電影《焦裕祿》,我禁不住留下感動的淚水,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穿越50年的風雨時光,焦裕祿依舊使我們感受到了恒久人性的溫熱和光亮,這是一種人心、人性的共鳴。
《焦裕祿》整劇并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有的是充滿人情味的感人至深的情節(jié)。上任伊始,召開縣委常委會議,他沒有振振有詞的就職演說,而是帶領全體常委來到火車站,看著在風雪彌漫中拖兒帶女逃往外地的鄉(xiāng)親們,“常委們”的心和觀眾的心一起受到震顫。肖大爺摔傷躺在床上,想見一見焦書記,當肖大爺的兒子深夜來到他家時,焦裕祿此時正在床上受著肝病的痛苦折磨,但他忍著巨痛來到肖大爺床前,觀眾的心和肖大爺一齊感動得說不出話來。他拖著病體冒著漫天風雪來到孤寡老人粱大爺家,說道:“毛主席他老人家派我來看你來啦―――”觀眾的感情和梁大爺一樣哽噎。在風沙肆虐的張莊,他和林業(yè)技術員小魏一起頂著飛舞的風沙去查看沙丘,研究封殺風沙的措施,路上肝病發(fā)作,連人帶車從沙丘上滾落下去,他艱難地從地上爬起來,這時技術員小魏勸他,不必再走下去,我們看好后,把規(guī)劃編好拿給你看,焦裕祿卻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于是他又推著那輛破自行車吃力地行走在漫天飛舞的風沙中―――正是這無數充滿人情味的細節(jié),使焦裕祿的形象有血有肉,親切可信,感人至深。
其實焦裕祿在蘭考僅僅工作了470多天,但卻在群眾心中鑄就了一座永恒的豐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英雄形象。焦裕祿為什么能在短暫的一年多時間里創(chuàng)造出如此奇跡?難道是他驕人的政績嗎?他在蘭考并沒有制定多少宏偉規(guī)劃,實施多少政績工程,他在遍訪老百姓后制定了全縣除“三害”(風沙、內澇和鹽堿)規(guī)劃,卻是事業(yè)未競身先死。他的臨終遺言就是要求組織在他死后把他運回蘭考,埋在沙丘上,他說,他在生沒有把沙丘治好,死后要看著蘭考人民把沙丘治理好。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寫道:“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焙茱@然,他成功的秘訣不在于他的政績,而是緣于一個“情字”,他對老百姓充滿感情國。正如他說的那樣:“在這大雪擁門的時候,我們不能坐在辦公室里烤火,應該到群眾中間去。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xiàn)在群眾面前,在群眾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歸根結蒂是他始終有顆為人民服務的心。
我想起了鄭板橋的那首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作為共產黨的干部更應該心里始終裝著群眾,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都應當牽動著我們的感情。我們基層國土資源部門擔當著“保資源、保發(fā)展、保權益”的重任,身處一線,矛盾集中,經常感到壓力大,難題多,但如果我們換位思考,真正替群眾著想,把群眾當親人,把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經常深入到群眾中,想到他們心坎上,干到他們心坎上,也許難題會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國土資源局:熊永樹)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