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粉嫩AV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王玥,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筆架山隨筆

來源:作者:王琳寶時間:2013-11-30熱度:0

   

   到錦州出差抑或旅游,筆架山當是必到之地。普通眾生可以登高觀海,開闊胸襟。文人墨客可以憑潮潤筆,激發(fā)文思。而我雖一介書生,卻無墨客之盛名,倒是居于二者之間更為合適些。
    筆架山在錦州之南35公里處,是突兀于大海里的一座南北走向的石山。海拔200米,三座山峰列峙,中鋒高聳,左右二峰稍低,形如筆架,因名,為錦州八大景之一。潮漲之時,環(huán)山皆碧水。潮落之后,海岸至山麓間坦露出一條30多米寬、1.75公里長的石灘,壯若長堤,人稱“天橋”,此山因之俗稱天橋山。
    我曾兩次游覽筆架山,行程卻一濕一干,意境各有千秋。初游之時,正趕上漲潮,只好乘船而過。那天有些風浪,小船載著十幾位游客,像一片樹葉在海上漂浮,忽而躍上浪峰,忽而跌入波谷,坐在船邊的我衣服盡濕,像洗了一個海水浴。即便如此,也并未澆滅我的游興。隨著船的行進,筆架山從云霧繚繞的朦朧仙境里淡出,真容愈加清晰,好似停泊在蒼茫大海上的一艘巨艦,三座山峰恰似艦上的煙囪、塔臺和桅桿。下船后拾級而上,隨著高低角度的轉換,山海在我的眼底幻變,山先前那種巨艦的感覺消失殆盡,倒是海越發(fā)顯得胸襟博大,而我等游人卻愈發(fā)渺小如蟻。那一望無際的碧藍至今在心底揮之不去。
    第二次游覽筆架山,正巧趕上退潮,我和游客們歡呼著像潮水一般沿著石灘深一腳淺一腳地趕路。一座長堤,大海兩分,皆是近濁遠清,涇渭分明。腳下偶有慌不擇路的海蟹飛爬,像孩子追趕母親一般,逗得游人爭相追趕,得手者興高采烈,失手者只好望洋興嘆。趕海的野趣催著人們的腳步,不久便看見筆架山逶迤而至,秀色可餐。北望大海,錦州港歷歷在目,碼頭上巨大的吊車群像長頸鹿,正忙著裝卸貨物,不時傳來一陣悠揚的汽笛聲,在我的心頭化作音畫與詩的交響。
    自北而南上山,先后經過五老圣母殿、三清閣、神龜出海、一線天等景點。給我印象較深的是三清閣,它建于1903年,一色青石結構,建筑很有特色,集佛、儒、道于一體,正所謂石閣雖小乾坤大,三教九流容得下。神龜出海是一處自然景致,歷經千萬年風雕雨蝕,面海的一塊山石壯若巨龜伸頭探海,頗具回歸之意。在此照相的紅男綠女頗多,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白衣少女,竟像女俠一般大膽騎在龜背前方留影,那場面真有些天人合一的韻味。萬佛殿內倒也沒有什么好看,只是外邊躺在地上的一些無頭石佛令人唏噓不已,想必是文革期間年輕的紅衛(wèi)兵所為。在殿不遠有一口井,旁書“盤古圣水”,沒承想這古井竟和盤古開天地扯上了干系,不過井水倒是甘冽無比,在此海中孤島上能有此甘泉也彌足珍貴,真要感謝天地造化的神奇。
    游完景點欲回時,竟還有些不舍,站在筆架山最高處再一次全方位觀海,北望錦州,依稀在山河表里之中。山之東、西、南三方皆滄海迷茫,接入云天遠處,令人目光不及,有些悵然若失,倒是大海落日彌補了這種缺憾。先是夕陽把萬頃大海映成一色通紅,像熾熱的巖漿翻滾涌動,令人不由記起張羽煮海的神話。繼而隨著落日墜海,大海又恢復了一片蔚藍,只是濤聲依舊。背山朝海,冥有所思,那意境既有曹操東臨碣石觀滄海的壯志豪邁,又有《龜雖壽》詩篇里人生苦短、竟時即至的無奈。無論如何,大海高山還是給了我們許多人生啟示,教我們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
    歸來當晚酣夢中,又見許多文人墨客上山,紛紛從筆架上拿起神筆,在大海里沁潤后,寫下不少謳歌祖國的壯麗詩篇,而我亦在其中矣。

(編輯:作家網(wǎng))

上一篇: 周末去無錫

下一篇: 敬畏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