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鳥語
來源:作者:王琳寶時間:2013-11-26熱度:0次
天剛蒙蒙亮,窗外就傳來嘰嘰喳喳的鳥鳴。先是麻雀們你言我語,繼而是花喜鵲扯腔吊嗓,其他的鳥兒聲調各異,也紛紛加入例行的晨曲。
“煩死人了!”女兒嘟嚕了一聲,遂起身關了門窗,復又躺下睡去。這“夜貓子”昨夜上網(wǎng),睡得太遲,竟對鳥兒們使起了性子!
這幾年環(huán)境整治,天藍水清,花紅樹綠,城里的鳥兒漸漸多了起來。記得前些年,把麻雀當成四害之一,弄得鳥兒稀少,偶然一聲鳥鳴都叫人稀罕。女兒小時候天真活波,特別愛聽鳥叫,無奈平時只得到公園聽籠中鳥語。惟有星期天才能帶她回農村老家,在池塘邊林子里痛痛快快地聽百鳥啼鳴,讓稚嫩的童心沉醉于鳥語花香里。
迎著涼爽的晨風,我慢跑在林蔭大道上。樹上的鳥兒飛上飛下,輕盈跳躍,辛勤覓食。偶有車輛駛過,驚飛的鳥兒 扇起一陣涼風,呼啦啦轉移到綠樹叢中,繼續(xù)在它們的空中花園里放聲歌唱。
鳥兒們順時應變,在日益嚴峻的生存環(huán)境里,頑強地生存繁衍,它們含辛茹苦,勤勞有加。春天是鳥兒求偶繁殖的季節(jié),老鳥們尤其辛苦,四處覓食捉蟲,養(yǎng)育巢中嗷嗷待哺的后代。夏天四野蔥蘢,食物來源豐富,老鳥帶著幼雛試飛練翅,學習戶外生存技能,為將來獨立生活做準備。秋天有的鳥兒還要飛翔千里,成群結隊向南方遷徙,年年秋去春來,讓無垠的藍天充盈著生命的靈動。冬天北方的鳥兒以堅忍的生命力與冰雪抗衡,用利爪刨雪覓食,以尖喙啄樹尋蟲,常常食不果腹,以捱時日。相比之下,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卻衣食無憂,享受著優(yōu)越舒適的生活條件。即使如此,有的人對幸福的理解仍是淺嘗輒止。
其實,天地萬物,包括人類自身,都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原無高低貴賤之分。他們息息相關,同生共榮,形成了互相依存的生物圈,維系著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鳥兒是害蟲的天敵,傳播物種的使者,也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以鄰為善,而不是戕害它們。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就是先人的殷切忠告。
在廣大的農村,鳥兒們生活得還算自由自在。而在城市里,除卻公園、樹林等有限空間外,鳥兒們幾乎無處棲身。高樓大廈形成的幾何方陣,所謂的人性化設計,只是對人而言,絲毫沒有為鳥兒考慮。就這樣,鳥兒們還是像進城打工的農民一般,艱辛地在城里討生計。閑暇之余,還為我們不時送來婉轉的鳥語,我們在羞愧之余,真應該感謝它們才是!
一陣陣鴿哨在藍天響起,數(shù)不清的鳥兒在行道樹上呢喃絮語。這是城市里美麗的風景,這是城市里悠揚的音樂。每天我都被這些元素所陶醉,讓自己從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里慢下來,靜下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心里竟萌生了對鳥兒們的感恩之情。我想對女兒,同時也對人們說:感謝鳥兒們,就先從敬畏鳥語開始吧!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