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撥動心弦
來源:作者:吳寶泉時間:2013-07-20熱度:0次
四月,陽光、雨水交臨的日子。
老家的半山坡上,已經(jīng)開滿了各色的小花。那是些白的、黃的、紅的花朵,簇立在半山腰上,如同一個個生命的精靈。我們鄉(xiāng)下的孩子,常常在午后走來,摘下這些好看的花朵,插在山坡上的亂墳堆上,因?yàn)槟挲g小,或許不知道,正是這寫細(xì)小的花朵,也隱藏著對于生命的渴望。
進(jìn)入四月也便也進(jìn)入了清明。
在我們老家——濰坊安丘,清明是不可以被褻瀆的,因?yàn)槿藗円呀?jīng)習(xí)慣在這樣的一個日子,要為逝去的親人作一次祭拜,要把自己對親人的思念,化作綿綿的淚雨灑落在逝去親人的墓前,然后在一種愴然中,為遠(yuǎn)去的親人燒上一堆紙錢、培上一剖新土、點(diǎn)上一支供香,超度他們的靈魂在天國里安詳。
我一直感懷: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日子用來對于逝去生命的懷念和祭拜?為什么那些逝去的平凡的生命,能如此地讓人感懷和銘記?仰或是出于對生命的尊重還是出于對親人的懷念?
透過一雙雙真誠的眼睛,我仿佛能夠感受到那種生命的珍貴和無奈;能夠感受到在人生的歲月中,那些活鮮生命的驀然倒下以及失去他們的那些親人們的傷痛。那些倒下的逝去的生命,注定是要被用來銘記的,還有他們的愛,注定也要被銘記。
有時我想:那些逝去的生命,會不會在突然之間迸發(fā)出來,帶著生命的哀嚎、帶著親人們的傷痛和悲愴,然后化作一朵小花簇立在半山間。
然而我始終沒有看到花兒的悲憤,看到的只是一些生命在風(fēng)雨中的不屈和堅毅。就是我的祖輩,他們的背影已經(jīng)讓我在陽光下默然,無論是悲憤或是憂傷、激動或是落寞,這些無法言喻的情感,都終將在我心里作古,變成我所懷念的樣子,成為清明里的一縷青煙。
我們的文化鼻祖孔子曰:逝者如斯夫?;钪娜司秃煤没钪湃サ娜司妥屗蚕?。我想:我們除了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和懷念,也只能祈禱那些逝去的靈魂,在天堂里安息。
清明、是一種痛,它撥動了我們心中最深、最真的那根弦。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