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堆上聽電影
來源:作者:雪泥恒香時間:2013-10-03熱度:0次
幾十年前,國慶節(jié)對于居于鄉(xiāng)下的孩子來說,是秋分之后第一個算得上隆重的節(jié)日,那是電影下鄉(xiāng)的日子,因之,也就成了鄉(xiāng)下娃娃的精神盛宴。
記憶里,電影下鄉(xiāng)是極其隆重的盛事,受歡迎的程度不亞于被粉絲熱捧的明星演唱會。那時,縣里的放映隊循環(huán)送電影下鄉(xiāng),每年不過兩三次,國慶節(jié)前后便是其中之一。每次,村里來了放映隊,“今晚放電影!”的消息一傳開,整個村子里的孩子就像聞到了糖味的螞蟻,著急忙慌地連飯也來不及吃,就陸陸續(xù)續(xù)地從“窩”里爬出來,拖著凳子去占地方,只為了搶個最佳觀看位置。
不過,國慶前后,也是農忙時節(jié),能夠放下農活專心看電影,似乎也是一種奢望。那一年,我就是在地瓜堆上聽了一場電影。
那是個地瓜干是主糧的時期。種地瓜,刨地瓜,擦地瓜、曬地瓜,繳納的公糧也是地瓜干,吃的主食更是各種地瓜干制品。
白天,全村的男女一起勞動。前面的刨地瓜,后面的撿拾進籃筐,過秤后,一百斤或二百斤一堆放好,并在每個地瓜堆上壓上白紙寫成的編號,到傍晚的時候各戶抓鬮分地瓜。
那年國慶,電影隊來放電影。我們幾個孩子卻被媽媽安排看守地瓜堆。暮色四合之后,媽媽才拿到抓鬮的編號,她領著我們姐妹,打著手電漫山遍野地找對應編號的地瓜堆,找到了,就把其中一個按在地瓜堆旁做看護,再去找下一堆。
我是第一個被安置在地瓜堆上的,那個位置,距離電影放映的場院隔了一座面積不大的水庫,且地勢也高了許多。
金秋十月,季節(jié)的氣息里漸漸少了暑熱,多了薄涼。我坐在地瓜堆上,隔著一重水面,聽著水庫彼岸的場院里,遠遠地傳來《洪湖赤衛(wèi)隊》里韓英與媽媽在監(jiān)獄中的對唱。
一鉤殘月,淺淺淡淡,掛在墨藍的天幕,煙籠寒水,月籠輕紗,倒愈發(fā)顯得星子精神奕奕,月影兒迷茫。白色的幕布掛在樹干上,遠遠望去,看不分明,唯覺人影綽綽,光影明明滅滅。
彼時年幼,聽不懂那些唱詞的慷慨悲壯,只覺得曲調里似乎摻了太多的水分,引得聽曲的人兒禁不住落淚。更因那薄涼的風兒來湊熱鬧,致使那些或優(yōu)美或高亢或悲愴的樂音時斷時續(xù),似悲鳴哽哽咽咽,像極了水面上那些籠著輕紗的夢。
我就這樣,坐在地瓜堆旁,聽著電影,深思恍惚,在黑暗中默默地等著媽媽帶工具來把地瓜拉回家……
此后經年,亦曾在當時的東方紅電影院外的露天棚里再次看過《洪湖赤衛(wèi)隊》,震撼依然,只是總覺得少了在地瓜堆上聽來的模糊片段給予的觸動?;蛟S,彼時,懵懂未開,那情那景之下,神游物外,多了些怦然心動的想象。想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俱是如此,真實比之想象,總會差了一些觸動心靈的東西,這樣的心境,在有了幾多生活磨礪之后,更是明白。
(編輯:作家網)